北印为实现新闻出版强国梦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内容提要】高等学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北京印刷学院办学55年来,始终坚持以传承中华印刷文明、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繁荣为己任,为推动新闻出版行业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八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和“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和神圣使命。中国梦的本质是强国梦,强国梦的基础是人才梦。高等学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北京印刷学院办学55年来,始终坚持以传承中华印刷文明、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繁荣为己任,为推动新闻出版行业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成果篇 着力培养四类人才 办学实力明显提升 近年来,北京印刷学院以创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传媒类大学为目标,以“培养行业创新型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走出去战略需要的国际化人才”为着力点,贴近行业,深入调研,主动服务,紧密围绕行业发展和业态转型,调整学科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有效途径,学校办学实力明显提升,服务行业的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 目前,学校是教育部印刷包装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原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出版印刷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动漫创作及人才培训中心,学校在相关学科和专业的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2012年,北京印刷学院实现历史性突破,获得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2012年,学校设计学、新闻传播学、美术学3个一级学科参加全国学科评估,分别取得并列第8和第9、第11的好成绩;近三年科研经费总额保持高速增长,2012年达到7575万元,主持立项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24项,均创历史新高;专利授权数在北京地区高校中排名第10位,在北京市属高校中排名第2位;校园基本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拟建和在建的6个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办学空间得到明显拓展;学校人才引进模式不断创新,先后柔性引进了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聘请了10余位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海聚工程等高端人才,这些举措带动了师资队伍整体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另外,借助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平台,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印刷学院成立了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创新体制机制、承接重大科研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正在实施的高阻隔抗迁移绿色包装薄膜、单张纸平版印刷机数字化单元、纳微米尺度导电银浆技术、环保型纯水包装印刷油墨等4个重大产业化股权投资项目,总投资2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3亿元。借助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学校成立文化产业安全研究院,并通过与相关大学、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主体的协同创新,加强文化产业安全研究,以更好地服务文化强国建设。 共建篇 获总局关爱与支持 促政产学研用结合 近年来,北京印刷学院大力推进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实现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 作为原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政府共建的高校,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受到了原总署领导和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领导的关爱和扶持,柳斌杰、蒋建国、阎晓宏、孙寿山等领导都曾亲临学校考察指导。原总署、现在的总局也在党建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行业、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给学校以政策、资源和项目上的支持。 在理论指导方面,学校与中国新闻出版报社联合以荟萃学界业界精英、突显前沿理论、指点关键热点、促进学界业界融合、搭建政产学研用智力平台为宗旨举办“出版大讲堂”,邀请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作题为《用知识改变中国——谈出版与阅读》的报告,邀请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作党的十八大精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邀请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范卫平作出版产业改革发展报告等。 在党建创新方面,学校与原总署机关党委8个司局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活动,采取参观考察、座谈研讨、专题报告、课题合作等多种方式开展活动,该活动被评为北京市党建研究会2012年度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高校优秀党建创新项目,并作为先进典型在北京高校组织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在干部成长和国际交流方面,学校选派10多名青年干部到原总署有关司局进行挂职锻炼,在加强学校与原总署沟通交流的同时,也促进了青年干部的自身成长;原总署支持学校参与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总局支持学校与欧盟教育文化总司联合举办中欧数字出版研讨会,为学校参与国际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主动参与新闻出版“东风工程”建设,面向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区开展了形式多样且广受欢迎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为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人才培养贡献力量。最近,蒋建国在听取新疆、西藏、宁夏等地工作汇报时,谈到人才培养和繁荣发展新闻出版业问题时指出:“内蒙古新闻出版局与北京印刷学院在京蒙合作框架下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人才培养是一个好办法、好途径。解决了新闻出版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如何加快发展、培养人才的问题,他们的探索,值得你们借鉴学习。”学校还与原总署教育培训中心合作,连续举办三期全国网络编辑培训班。 学校高度重视校企地合作,已连续举办了七届校企地合作周。一方面,学校重视走出去,与数十家印刷、包装、出版单位建立了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其中,与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文学实践教育基地成功入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与北京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共建的实践教育基地成功入选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另一方面,学校也重视请进来,聘请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原总裁聂震宁,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李朋义,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石永强,电子工业出版社社长敖然等众多行业名家和领军人才到学校任职,增强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