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司开业之初主要从事条码印刷,包括带有可变信息的标签,可以说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数据处理基因了。经过几年的发展,我们又购入了数码印刷设备,拥有了将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标签印刷中的机会。简言之,数码印刷机是兵器,是剑,数据处理技术是心法,两者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没有数码印刷,数据处理技术没有实践的载体;没有数据处理技术,数码印刷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 在实现了数码印刷与数据处理技术的接驳后,我司今年又进入RFID智能标签领域,这同样是需要强大的数据处理技术支持的领域。 目前我司除能提供可变信息二维码标签、RFID智能标签外,还可为客户量身打造软件平台,提供二维码标签和智能标签等整体解决方案,客户使用后反响很好。目前我司已经处于从模式2向模式3前进的阶段,数据处理能力是我们的核心优势,数码印刷和可变数据印刷是我们的主营业务。 从我司的实践经验来看,不同的企业在拥抱大数据时需要采用不同的模式。模式1对应的是普通的标签印刷企业,它们的数据处理能力较薄弱,甚至没有,只能承担一般的印刷服务,即客户或第三方数据处理公司提供数据处理支持,标签印刷企业在购入数码印刷设备后提供印刷服务。但是因为门槛不高,所以只能获得印刷方面的利润,无法获得数据处理溢价,竞争将十分激烈。在有稳定利润前提下,这类企业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将印刷质量和服务做专做精,提供高品质的标签印刷产品;二是在提供高品质印刷服务的前提下,慢慢组建数据处理团队,谋求转型至模式2。 模式2对应的是有软件开发能力的企业,这类企业除了拥有图像处理和印刷能力外,还具备可变数据处理能力,拥有IT团队提供数据软件开发。到此已属于跨界了,企业也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印刷企业,可以视为“互联网+”印刷的初级形态。由于软件技术和印刷技术相去较远,这类企业需要一些既懂印刷技术又懂软件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这样的人才市场上较少有现成的,大部分需要企业自己培养。对复合型人才的整合能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模式3对于普通印企来说完全是另一个世界,要组建专业性的数据处理团队和软件团队方可涉足。处于这一层级的公司不能再视作印刷企业,而是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的平台公司,已经迈入智能制造领域。我司目前已经进入该模式的初级阶段。从事软件研发、数据处理和策划,首先需要对数码印刷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软件技术等有相当的研究,公司管理层需要对此有深刻的认识。而且,从公司高层到核心管理层、核心技术层,都要随时学习、掌握新技术,包括数码印刷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方案策划能力等。站得更高,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提供的解决方案才能满足客户需求,帮客户解决实际问题。此外,核心技术层需要保持稳定,因为复合型人才是很多企业转型重点挖角的对象。研发投入必须有保证,才能让企业保持技术领先;研发成果能申请专利必须申请,以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 标签印企的智能转型过程中,研发投入十分大。希望政府能够通过研发资金支持等措施,鼓励企业拥抱大数据;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也要做好成功案例推广、技术支持等,让整个行业升级。这样,企业有更好的利润,就可以在研发上投入更多,进而提升产品和服务水平,提升企业和行业竞争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