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包装财智

治污大考下的造纸业

时间:2013-03-27 10:06:12来源:科印传媒《包装财智》作者:陈曦
  2012年7月,由于担心影响生态环境和近海渔业养殖,江苏省南通市政府宣布永久取消王子造纸排海工程项目,该事件轰动一时。近日,又有网友爆料山东潍坊相关企业将污水通过高压水井压到地下1000多米的水层,地下水被严重污染,其中涉及多家造纸企业,造纸业的治污大考再次受到社会各界的瞩目。
  作为高污染行业,造纸企业一直是环保问题的“老大难”。在政府监管之下,造纸企业的治污问题究竟有多困难?背后的环保成本是否超出企业的承受范围?据介绍,造纸业属于重资产行业,企业若新增1万吨制浆产能,需投资1亿元左右;若新建1万吨白板纸产能,需投资近4000万元。如利用最先进设备来完成生产制造,其设备成本还得翻倍,这种巨大的一次性投入是造纸行业解决环保问题的主要门槛。众多中小造纸企业由于财力有限,面对动辄上亿元的环保设备投入显然不易承受。而即使环保设备配置到位,有的造纸企业也不一定按照相关政策标准运转设备,其关键问题还在于成本。
  日前,在29家造纸上市公司中,已有27家公司发布2012年度业绩预告。其中预喜的有16家,11家报忧。以晨鸣纸业为例,公司2012年业绩预告显示,实现净利润约2.1亿~2.6亿元,同比下降57%~65%。另有青山纸业、新疆天宏、山鹰纸业、岳阳林纸等四家公司首度亏损,其中岳阳林纸预估其2012年净利润为-2.3亿~-1.9亿元。
  上市企业的年度报表或多或少反映了造纸业不甚明朗的发展现状。2012年,多类纸品的销售价低于上年同期,产品毛利率下降,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出现较大下滑。对于那些已经触碰“成本红线”、靠“吃补贴”险过盈利关的造纸企业而言,在治污方面更显力不从心。
  治污是企业责任,更是社会课题。造纸业若要破解治污难题,技术改进、产品升级必不可少,这样才能促进企业走上环保又盈利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还有业界人士指出,对单个企业的严查治理固然重要,而关停不合要求的小造纸企业、提高行业集中度和准入门槛或许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目前,中国造纸行业前十名产量占比不足30%,而在美国,仅美国国际纸业一家公司的产量占比就达到15%。两会期间,有造纸行业代表提出,国家层面应该出台相应政策,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同时需要大幅提升企业的“犯罪成本”,对违规污染企业加大处罚力度、采取环保“零容忍”政策,倒逼造纸业投入心力,积极应对治污大考。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