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包装财智

瓦楞纸箱行业:应变未来

时间:2013-03-28 10:56:53来源:作者:陈聪勇

 2012年,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食品、饮料等快速消费品及电子、家电、医药、轻工等行业带来了活力,也给服务于这些行业的瓦楞纸箱行业带来了快速增长机会。根据国际瓦楞纸箱协会(ICCA)对全球主要七大地区瓦楞纸箱产量发展趋势的预测(如表1所示),2009年,中国瓦楞纸箱市场的年产量为400多亿平方米,估计2013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600多亿平方米,跃居世界第一。

表1 2004~2014年全球主要七大地区瓦楞纸箱产量发展趋势的预测(摘自ICCA,单位:百万平方米)



  ICCA还预测,2009~2014年间,全球总人口将增加6%,瓦楞纸器产量预测将增长32%,人均瓦楞纸器产量将由2009年的28平方米/人增加到2014年的35平方米/人,增长率为25%。而中国人均瓦楞纸器产量将由2009年的31平方米/人增加到2014年的54平方米/人,如表2所示。
  表3是2012年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GDP与瓦线数量的关系分析。从表3来看,美国的GDP排名世界第一,拥有800条瓦楞纸板生产线;中国的GDP排名世界第二,瓦楞纸板生产线数量高达4519条,上述这些数据都表明,中国瓦楞纸箱市场已经成为一个容量可观且极具潜力的市场。不过,由于国内企业拥有的大部分瓦楞纸板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低、且行业准入门槛不高,导致产品档次处于中低水平,政府推动产业升级的空间很大。

表2 2004~2014年人均瓦楞纸器产量预测(摘自ICCA)



  瓦线分布的区域性特点
  虽然中国瓦楞纸箱市场发展迅速且潜力巨大,但由于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造成了瓦楞纸箱行业分布和发展的不均衡性。目前,中国瓦楞纸箱行业已形成以广东省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三大板块。

表3 2012年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瓦楞纸板生产线情况



  在国内市场的4000多条瓦楞纸板生产线中,按照幅宽和生产速度的不同,分为高中低三档。简单来看,高档瓦楞纸板生产线(幅宽在2.5米以上,最大生产速度高于250米/分钟)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中档瓦楞纸板生产线(幅宽1.8~2.5米,最大生产速度150~250米/分钟)主要集中在华东市场;低档瓦楞纸板生产线(幅宽1.6~2.0米,最大生产速度100米/分钟)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市场瓦楞纸板生产线的区域分布情况

  瓦线生产能力的评估
  有几个评估瓦楞纸板生产线生产能力的公式值得关注。其中:
  生产能力=效率×运行率×合格率,其中效率=(开机时间-停机时间)/开机时间(注:开机时间不包含预热、维护和清洁所需的时间);
  运行率=实际生产米数/最大可能生产米数;
  合格率=(卖出纸板面积+修边面积)/总产量(注:卖出纸板面积=运到纸板部的纸板面积)。
  通过这几个公式计算得出的数值越高,说明瓦楞纸板生产线的生产、经营能力也就越高。通过计算我们会发现,中国的瓦楞纸板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偏低。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瓦线数量远高于美国,总产量却和其不相上下的重要原因。
  基于此,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瓦楞纸箱市场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1.目前我国瓦楞纸箱市场的进入门槛很低,并且落后产能(表现为幅宽小、速度低的瓦线)过剩,供过于求,整个市场的价格一降再降,从业者的日子都不好过。
  2.产品的同质化过高,且缺乏创新能力。国内市场上80%的瓦楞产品是五层瓦楞,而欧美地区80%是三层。这个行业被大家认为是传统行业,但在国内还在比拼价格的时候,欧洲市场已经把纸板当作艺术品在做了。
  3.人才队伍建设不够,很多企业缺少合格的人才,且人力成本越来越高,企业受制于人,不能更好地发展。
  4.产品的标准化问题迟迟未能解决。现在欧洲、日本的纸种越来越少,这样纸就好卖了,而国内是百花齐放,做出来的产品没有标准,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应变未来的三大战略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有所改变。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全行业共同关注。
  首先,采用“绿色瓦线”提高竞争力。所谓“绿色瓦线”,是指能对生产成本和品质成本进行更好控制的瓦楞纸板生产线。讲究生产成本,就是要研究怎样让瓦线的生产力发挥到极致,让各种成本降到最低。品质成本就是质量指标,要研究怎样用更低定量的纸张去实现同样的物理指标。
  举个例子,国外的瓦楞纸箱生产企业如果要实现日产量达到150万平方米的目标(瓦线幅宽为3.3米,生产速度为350米/分钟),只需要12个人。而国内企业达到同样目标要50~60个人,有时甚至需要上百人。这就是人力的浪费,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BHS公司致力于利用“绿色瓦线”帮助瓦楞纸箱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能力。2012年,我们成立了拥有100多名工程师的研发中心,首要研究的就是瓦楞纸板生产线怎样才能更省电,我们的目标设定为每千平方米的生产可节省9度电,整条瓦线能省电15%~20%;第二个目标是节省胶黏剂,我们把C楞的标准设定为6克/平方米(一般瓦线为8~10克/平方米);第三个目标是节省蒸汽的使用量,现在政府对环保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各地开发区都开始采用天然气,我们把蒸汽使用量的目标设定为2.5~3吨/小时(一般瓦线为3.5~4吨/小时);第四就是节省人力,我们的目标设定为6~7个人,国内目前的情况是需要10~12个人甚至更多;最后是损耗的节省,我们的目标设定在3%以下(不含修边)。
  其次,瓦楞纸箱企业要修炼内功。内功的修炼表现在多个方面,主要包括瓦线的选择(设备培训、备件供应和服务团队)、原纸控管(入厂检验、减少库存及不当订货)、订单排程(与销售订单的紧密结合)、物流规划(让流水线的布置更为合理)、现场管理(控制生产力及损耗管控)、操作工艺技巧(蒸汽、电力、胶黏剂的节省)以及优良工作环境(减低噪音等)。最重要的是信息化平台的导入,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控能力。
  最后就是产业的整合,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整合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欧洲的整合是信息整合,这就意味着市场的透明化。包装行业的整合概念包括几点:政府核准设立新厂的前提为不破坏市场的产销秩序;一级造纸厂与二级纸板厂相互依存的关系建立;二级纸板厂与三级加工厂的整合概念(投资整合、市场整合、硬件整合、软件整合、物流整合、资源整合、技术整合)。
  中国的瓦楞纸箱市场正处于爬坡阶段,现在正好爬到山腰处,必须要退下来再往上冲。这不但需要勇气,还需要准确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对BHS公司来说,未来最重要的就是深入中国市场,帮助中国用户度过这个爬坡阶段,为中国瓦楞纸箱市场的进步做出贡献。
                                                                                                                                                      (作者为博凯机械(上海)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