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刷业的转型之潮汹涌澎湃,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从高能耗转向低能耗,从粗放转向集约。近年来,尝试转型的印刷企业越来越多,在这个新兴的群体中,北京博海升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可谓独树一帜,自1999年成立以来,他们历经四次业务转型,从平面设计到商务印刷、出版物印刷、期刊印刷,再到如今的包装印刷,历次调整都取得了令人钦羡的成绩。在起伏跌宕中实现了一系列转型升级,博海升的总经理郭洪海笑谈过往,波澜不惊。 连续转战 行业的特点、印企的属性、变幻莫测的市场,造就了博海升四次连续不断的业务转型,历经十年的摸爬滚打,博海升渐入佳境。 转型的时机在哪里?2003年,美术专业科班出身的郭洪海带领博海升从设计圈转战印刷圈,开始涉足商务印刷。“现在回过头来看,虽然那次转型水到渠成,但我们其实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两年,机器更新得比较快,活件没跟上,再后来,活件结构与生产设备之间的矛盾就逐渐暴露出来了。”郭洪海一边回忆一边总结道。于是,在一番深入的市场调研之后,博海升决定将出版物印刷作为下一阶段的业务重点。两年后,他们又进一步开发了期刊印刷市场。“直到现在,我们的期刊活源都很稳定,机器每天24小时运转,达到了满负荷生产。” 面对潮起潮落的市场,能不能抓住时机及时地调整优化,是对企业家战略筹谋的考验。为了博海升的长远发展,郭洪海大刀阔斧地进行了第三次业务调整。“这些年来,我们眼见书刊印刷日渐萎缩,还一直依赖它是不可能的。印刷业虽然面临结构调整,但包装印刷市场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再说,我们选择进入的药品包装领域,生产工艺相对简单,在标准化生产、流水线作业方面,我们具备了成熟的条件。”当然,这次业务调整对生产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海升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老合作伙伴海德堡。2011年5月,博海升成功引进一台速霸CD102-5+L胶印机,擂响了挺进包装市场的战鼓。 初涉包装领域的博海升没有急于拓展业务类型,原因是无论从生产效率的角度出发,还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考虑,郭洪海都更崇尚“单项冠军”——“既然要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到极致”。2012年10月,又一台速霸CD102-4+L进驻印刷车间,博海升转战包装的姿态愈发从容。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博海升的药包客户已经遍布大江南北,药包业务量上升到企业总业务量的30%左右。“客户是不少了,近至河北、山东、山西,远到黑龙江、海南、新疆。但销售情况距离我们的目标还有差距。接下来,我对市场营销部门的要求是深度开发2~3家优质客户。” “企业定位必须清晰而有前瞻性,就像海德堡这样,既有战略高度,又能与时俱进。”郭洪海说。 战无不胜的团队 “领袖只为一件事而来——贡献”,郭洪海最欣赏的这幅字就挂在离他不远的墙上。“转型是什么?就是领导者要身先士卒地转变自己,贡献自己。只有领导者具备这样的高度,胸怀这样的理念,转型才不会沦为空谈。”郭洪海强调:“博海升靠的是团队做事,用时下的话来说,团队就是博海升的‘核心竞争力’。” 在博海升所有员工的名片上,“高素质的团队”是排在“先进的色彩管理系统”和“精湛的印刷及特殊工艺”之前、是让人第一眼便能看到的企业标记。 “首先,我们要明白员工为什么加入你的团队;其次,不管他是为了生存、荣誉,还是为了实现价值和梦想而来,我们都要为他提供一个最好的平台、最好的机制,只有这样,企业发展才能生生不息,企业才能获得真正的保障。”对真实人性的理解,对鲜活思想的触摸,使郭洪海变成了最“接地气”的领导者,也赋予了博海升这支队伍无比强大的战斗力。 除了制定良好的分配机制,郭洪海还不忘“经营人情”,他将之细化为“天道”、“师道”和“孝道”。 客比天大。为此,博海升不但要努力满足客户需求,更是在高端、全方位服务方面下功夫。凭借在色彩管理及标准化生产方面的丰富经验,他们为客户提供全套免费的色彩管理和校正服务,这在整个华北市场上是很少见的。聆听客户反馈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博海升组织的“评刊会”致力于期刊印刷品质的改进,既促进了双方的沟通,又让客户享受到了高附加值的贴心服务。“我们正在做客户培训的规划。其实,客户对色彩和生产流程的认识并不一致,我们希望有机会把一些有用的专业知识带给大家。”郭洪海补充道。 如果说博海升倡导的“天道”浓缩了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精华,那么,在他们用心守护的“师道”和“孝道”中,我们可以望见中国古代先哲的思想正迸发出新的光芒。郭洪海指着会议室里的优秀员工榜说:“‘三人行,必有吾师’,这是其一,我们提倡和鼓励员工向身边的榜样学习,见贤思齐。‘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这是其二,要是不懂得孝敬父母,又怎么能爱护你在社会大家庭里的姐妹兄弟?”既是遵从“孝道”,郭洪海和他的高管团队便以身作则。“逢年过节,我们都帮助员工为他们的双亲准备‘感恩卡’;在公司年会上,我们14个高管弟兄带头给父母长辈们叩头谢恩。”被感动的不只是台上两鬓斑白的老人们,那些离乡背井的年轻人也不禁落泪。 高素质的团队和坚持不懈的转型之路,让博海升的业绩蒸蒸日上。如今,不管是商务印刷还是包装印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是无可争辩的事实。“看问题的角度很重要。总抱怨印刷不赚钱、把问题归到行业上,是不行的。”郭洪海始终保持着那份谦逊和自省。“博海升真正做包装的时间还很短,我们需要时间锤炼。”据悉,博海升正在建设的全新药包厂房占地2.6万平方米,是现有厂房面积的两倍多。面对新厂的蓝图,郭洪海眼里满是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