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包装财智

新盟包装:让精细化管理亮成一道彩虹

时间:2013-11-18 17:01:39来源:科印传媒《包装财智》作者:高天颐
  2010年9月,在乐清市包装印刷行业协会的积极引导下,浙江欧艺包装有限公司、乐清市高科彩印包装有限公司、乐清市华光包装有限公司、乐清市汇丰彩印包装有限公司以及浙江金石包装总经理孙国锦先生通过资本重组,成立了新盟包装装潢有限公司。
  在乐清包装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窘境、内外受困的压力下,强烈的求生愿望使几位志同道合的企业家一拍即合,为企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但这桩兼并重组事件在收获阵阵赞叹的同时,也唤起了大量质疑:兼并重组后,那些厂房和设备如何安置?人员和业务如何分配?几家企业的管理理念不同,原掌门人如何沟通协商……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以前粗放式的管理方法,还适合企业发展吗?
  三年后,新盟包装交出的答卷让所有人震撼:重组前几家公司约9000万元的总产值,在2013年已经达到了2.6亿元,并呈继续上升之势。借助重组后企业在用地、原材料、招工、银行贷款等方面的优势,新盟包装的发展后劲十足,在2013年“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中位列第94位,就是新盟包装飞速发展的最好证明。今年,新盟包装还得到了政府50亩的土地支持,位于瓯江口新区工业园的新厂房已经开工,预计2014年12月投入使用。
  很多人想知道新盟包装是如何取得优异战绩并杀入“印刷百强”行列的,其实这一路走来,正是精细化管理协助新盟包装乘风破浪,克服了一个个重组后面临的难题,使企业顺利度过了磨合期,遇见了风雨过后的彩虹。

  学会游泳的“小航母”
  早在2009年,当时还是浙江欧艺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陈金国,曾无奈放弃过一家美国客户给出的比萨饼包装大单,企业在粗放式管理模式下停滞不前,成了陈金国心中难言的苦楚。
  对外来大单望尘莫及,只能跟其他小企业一样,盯着本地有限的市场空间自相残杀,在价格战中打得头破血流。于是,“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的念头在一批不甘现状的企业家心中开始萌芽,企业进行兼并重组、资源整合成了有识之士的共识。
  告别自然生长,以企业兼并重组的方式寻得新的春天是新盟包装的明智之举,而兼并重组后的企业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并紧跟优秀包装企业的发展步伐,必须全方位地告别粗放式经营模式。于是,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管理的过渡和跨越,成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摆在新盟包装眼前的头等大事。
  正如新盟包装董事长陈金国所言:“包装印刷市场与其他市场一样将面临退潮期。涨潮的时候我们随波逐流,很轻松;退潮的时候会游泳的人才能生存,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游泳。”
  的确,涨潮的时候,即使是粗放式的发展和管理方式,外在的动力也可以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但当潮水退去,企业就必须自己掌握求生的本领。于是,陈金国驾驶着这艘重组后的“小航母”,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对“航母”上的每个“零件”细心检修,对“航母”的运行环境也及时应变。终于,这艘“小航母”学会了游泳,而精细化管理思想成为了最好的护航使者。
  谈到企业重组后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感想,陈金国说:“以前,我们的发展战略倾向于多元投资,企业的业务面拉得很大,主业并不明显。现在我们办企业的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开始认真思考每一步的战略,更关注的是如何将本业做深做强。摒弃了没有重点的多元化投资,我觉得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也只有这样,‘小航母’的前行方向才会更明确。”

  把坚持变成习惯
  2010年重组之前,新盟包装的成员企业就参与了乐清包协组织的精细化管理活动,其中的高科彩印更是把精细化管理运用得比较熟练。“高科彩印是正泰集团(我国工业电器龙头企业和新能源领军企业)的绿色供应商,通过了正泰集团的严格考核,其精细化管理也是正泰集团包装类供应商中做得最好的。2010年新盟包装组建后,坚持在企业中推行精细化管理,而高科彩印的精细化管理经验为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不管是生产现场还是管理流程,都逐渐步入正轨并不断得到改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种精细化管理方式坚持下去。”陈金国说。
  精细化管理过程少不了企业最高级别领导的强力推进,陈金国认为,“必须得有决心,要坚持不懈,绝对不能时断时续,否则,‘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但仅仅有企业领导的高声呐喊和奋力疾呼还不够,如果员工不响应,梦想同样不能照进现实。习惯的力量的确强大,当员工们早已习惯的行为受到外界冲击时,必然会产生抵触情绪。谈到新盟包装最初在整个企业内推行精细化管理时的情况,陈金国笑言:“的确,高科彩印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但并不是所有员工都熟悉并认可精细化管理,最初很多人是抵制的。我们理解员工的工作习惯不易改变,那我们就努力将坚持变成习惯,通过慢慢引导和教育来实现工作的循序渐进。”
  2013年五一期间,新盟包装还组织组长级别以上的管理人员到外地进行了系统的精细化管理培训,回到企业后分享培训心得,带动基层员工一起实践,并以班组为单位,进行早会宣导和总结。“企业上下都能看到我们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决心和坚持,而且企业确实在产量、效益和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慢慢地,大家就会接受并积极加入我们,我相信这一点。”陈金国充满信心地说。
  就这样,用精细化管理武装的新盟包装将业绩推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产品质量有口皆碑。通过精细化管理,产品严格按照标准和工艺要求进行生产,产品质量得到了有力保证。此外,干净整洁的生产场所不仅使异常现象显而易见并得到及时处理,还有效提高了员工的品质意识。员工不仅重视对设备的定期维修,还更加关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在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综合生产效能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次品产生、缩短了交货周期。新盟包装的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好名声在客户之间口口相传。陈金国对此颇有感触:“现在提起新盟包装的产品,大家都竖起大拇指,连我们的竞争对手都不得不佩服。在经济放缓、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我们的业务量不降反增,就是因为我们用稳定的产品质量赢得了一批忠实客户。”
  生产流程清晰明朗。精细化管理深入到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订单任务的科学布置和生产量的有序调节,不仅排除了过剩生产的可能,也减少了库存量,使生产和销售的循环过程流通顺畅。另外,按照精细化管理标准进行整理、整顿后,工作场所宽敞明亮,物料摆放一目了然,加上道路通畅、危险操作警示明确、消防设施齐备、逃生路线明确,使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大大提升。新盟包装还投资开发了自己的ERP系统,公司目前的销售、生产、物流等都在ERP系统中操作。问到新盟包装使用ERP系统协助精细化管理的体会,陈金国说:“ERP系统非常智能,今年我们还投入经费对原有系统进行了升级,加入了人力资源等内容,现在几乎企业的方方面面都在系统上操作,以后也会继续坚持。”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文化。它要求每位员工都把自己当作所在岗位的管理者,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并尽心落实,但最重要的同样是坚持,当我们把坚持变成习惯,才会积聚起由内而外的强大力量。”陈金国不无感慨地说到。

  惜才+创新=不竭动力
  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人,员工的素质决定着企业的文化层次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新盟包装一直非常注重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也非常重视对员工理念和行为方式的培养。前面提到精细化管理推行之初员工有抵触心理,对于这一点,陈金国有很多话要讲:“的确,员工观念的根深蒂固是精细化管理推行时遇到的最大瓶颈,这需要通过培训慢慢引导。用6S理念来规范员工行为,仿佛是在进行一场思想观念的革新。当员工从衣着形象、行为举止的改变发展到将整理、整顿当成习惯,并能从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那精细化管理才称得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而这种经过历练的人才,也是我们最应该珍惜的。”
  除此之外,新盟包装还制定了自己的人才战略,逐渐形成了人才梯队。“以前新盟包装的人才培养并未形成系统。”陈金国说,“人才就是力量,现在我们依托高校,每年进行定期招聘,形成了从招聘、锻炼、培养到选拔、提拔任用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壮大了我们的人才梯队。”
  “要做好一件事情有很多方法,而用创新的方法解决一些瓶颈问题,是精细化管理的最大魅力。”在陈金国心中,除了要让人才成为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更要将注重创新奉为准则。“去年,我们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增加了‘整合’内容,即对具备相同或相似工作性质的公司事务,尽量安排一个机构或一班人马完成,避免重复的职位和机构配置,从而提高效能、减少费用开支。”
  此外,据陈金国介绍,新盟包装还加大了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同时努力改善自身服务,希望将传统的包装产业做成更有发展潜力的服务业。“不管是惜才,还是创新,都是我们从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悟出来的‘真谛’,它们也会成为新盟包装推行精细化管理的不竭动力,帮我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如今,新盟包装不仅告别了“低、小、散”,还正在日益接近包装行业领航者的角色,努力实现着从包装制造型企业向包装科技研发和服务管理型企业的转变。陈金国坦言,计划年产5亿只环保型新型包装产品的新厂房投产后,将会继续坚持精细化管理。可见,精细化管理带来的效力已经亮成一道彩虹,成就了新盟包装已有的辉煌,也灿烂了其前行的路。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