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联合包装装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此前为国营企业,目前由日本联合株式会社独资经营。作为一家拥有近20年发展历史的包装印刷企业,联合包装在内部培训方面的做法和想法日趋成熟,并始终保持着培训理念的前卫和创新,将内部培训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也做成了一块证明企业实力的活招牌。
早早开始天天进步
联合包装的内部培训工作开始得比较早,从1995年建厂时,内部培训就被公司列为了重要计划。公司当时的国企性质使得高层变动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办企理念的稳定给内部培训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丰沃土壤。现在,虽然企业性质发生了变化,但同样重视企业人才培养、追求员工自身建设的日方总部,让内部培训这一优良传统在联合包装得以延续和发展。
戴铭海目前任联合包装总经理助理一职,提到企业的内部培训时,他说:“我先后与国营、日资企业的两位老总一起工作过,虽然他们可能在具体的工作方法、理念方面有些不同,但都对内部培训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并调动企业各方面资源进行了大力支持。我们的内部培训工作开始得比较早,目前来看,提高员工操作技能、确保员工合规性等目标均能得到实现,但我们不会因此沾沾自喜。靠着好基础,每天取得新进步,这才是开展内部培训工作的应有之义。”
根据员工的不同类型,联合包装的内部培训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因奉行体系管理,员工必须持证上岗,上岗证一般有3~5年的有效期,所以对老员工要定期培训;新员工都以普工形式招入,经过半年到一年的磨合期,联合包装会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对其进行不定期培训。
“我们将安全生产看得无比重要,每年都会结合安全生产月,对所有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设备操作规程的培训,如设备功能、操作步骤等;二是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如防护装置、潜在危险源、危害因素等;三是作业指导书的培训,如保证产品质量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等。这三方面的培训分别侧重于机器操作、安全防范和品质掌控。这些培训我们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一点点的积累和进步才成就了今天企业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戴铭海不无感慨地说。
越走越有趣的培训路
经过多年的内训实践,联合包装积累了很多实用的小经验、小方法,它们各显神通,使公司能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挑战。“企业自己进行内部培训、研究培训方法的最大优势就是灵活性高、适用性强。目前来看,这些培训方法效果都不错,我们以后也会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努力开发更多的培训路径,让联合包装的员工队伍越来越强大。”戴铭海笑着说。
制作企业专属培训视频
为了提高员工的生产能力和技能规范性,联合包装设计制作了培训视频《瓦楞纸板机操作规范》和《瓦楞纸箱流水线操作规范》,视频对生产流水线上的每个动作、每个操作过程、每个工艺的掌握及设备的运行维护保养都进行了详细示范。员工不仅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提高技能水平,还可以在里面看到自己或前辈的身影,学习积极性很高。目前,该视频不仅在联合包装的内部培训中成了“小明星”,还受到了日本总部的好评和大力推广。
“2+3”培训理念
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员工潜能,联合包装创新性地提出了“2+3”的培训理念。由于瓦楞纸箱行业忙闲不均,为了保证某些岗位在缺人手时能够有其他岗位员工及时顶上,联合包装要求每位员工尽量能够从事两个岗位的操作;每个岗位至少要有三名员工会操作,以防范岗位调动、自然减员、人员辞职流动等带来的风险。“技多不压身”的“2+3”理念贯穿在联合包装的内部培训过程中,不仅使员工掌握了更多的技能,还可以使企业更好地规避风险,利于及时完成生产任务。
培训“跟踪计划”
联合包装每年的培训计划要先经过部门申请,再经由管理部门汇总信息后评审制定,最后由总经理审批实施。但这并不意味着联合包装的培训计划是固定不变的,尤其是当客户提出质量投诉,或是政府部门在检查后提出改进建议后,公司都会进行动态的培训跟进,使相关部门和岗位的员工知晓事态发展情况,并设立改善目标。这不仅可以更好地维护公司形象和市场美誉度,还可以给以后的培训内容提供借鉴。
每人一档案
要取得期待中的内训效果,一定要有相应的绩效评价体系支撑。联合包装在内部培训中实行“每人一档案”。在企业的小型数据库里,按部门或培训类型分类,每位员工的培训记录都记录在案,他们参加过的每个培训项目后面都记录着有效性评价,便于评估每位员工的培训效果,并合理制定新的培训计划。
在内部培训这条盗路上,联合包装这些让人惊喜的内训方法如同一个个跳跃的音符,由企业内的所有员工合力谱写出联合包装的发展之歌。这条路,会越走越有趣;这段旋律,会变化多样且悦耳动听,而且永远没有休止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