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怎么有这么多事情要做!
我的天哪,真是忙得焦头烂额!
……
你是不是经常忙得脚打后脑勺,感叹时间不够用?是不是觉得自己在被时间牵着走,恨不得把睡觉时间也腾出来?我们知道,你确实很忙,作为企业管理者,你对内要处理一大摊事务,对外还要迎接扑面而来的各种挑战,但忙个不停并不意味着更有效率,你不妨问问自己:我忙得有条理吗?是不是在瞎忙?
到底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时间管家,这里面的学问还真是不小。
先别急,好好想一下
任何工作都要耗费时间,但很多人并未将这个难以失而复得的宝贵资源当回事儿。我们经常听人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这句话的确很有励志意味,但对于日理万机的企业老总们,大堆事情摆在眼前,一刻不停歇还嫌时间不够用,要怎样挤出这些“水”呢?
当你自己都不知道时间用在了哪些地方时,不妨先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工作重点是什么。与高管沟通、与重要客户交流、召开公司会议……这些都是重要事宜,你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预算。这个过程中,有三个问题需要考虑清楚。
1.我需要做什么?这有助于了解什么是你必须面对并完成的。
2.什么能给我带来最大回报?这个问题让你专注于能带来最大利益的工作。
3.什么能给我最大的满足感?这会让你始终保持工作热情。
要首先将手头的工作进行梳理,了解自己的时间到底是怎么使用的,同时发挥想象,尽量将无形的时间“有形化”,使其对应一定的工作或任务,努力做到对工作的轻重缓急心中有数。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把目光全部放在眼前待处理的工作上,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也要舍得花时间考虑,这种时间投入是非常必要的。
别做一休哥
简单的事情先做完,好节省出充足的时间处理棘手的问题,这个道理大家似乎都懂。但很多人会在潜意识里回避困难,于是就成了这个样子:简单的事情一件件地被处理完,自己也收获了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棘手的“大麻烦”却一直躺在那里无人问津,你对它视而不见,希望它可以自动消失。可是,困难只会越攒越多,越积越大,到最后,你面对的是需耗费更多时间和心力去处理的难题,同时还有焦头烂额的自己。
逃避困难的天性,在很多人身上都可以觅到踪迹,你一定要努力控制自己的逃避倾向,不要像一休哥那样,让“休息,休息一会儿”的魔咒在脑子里闪现。如果你仍然一面寻找借口推迟工作,一面因没有完成工作任务而懊恼,那你应该好好地自我诊断一下,用下面的方式来对抗拖延。
1.凝神静思,找寻目标。当我们潜意识里没有重视某项任务时,自然会拖拖拉拉、不急不忙、没有动力,你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确定自己的目标和行动方向,整理自己的日程表,把可有可无的任务清除,即使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也比之后推倒重来要明智得多。
2.把任务委派给他人。有些任务你能完成,但没多大兴趣,此时不妨找一位更适合、更乐意执行该项任务的人,这对你们双方都有好处。
3.制定计划,尽早开始。当任务必须由自己完成时,不妨给自己设定一个最后期限,并记下工作进度。这个举动看似微小,但会形成一种约束和规范,不知不觉中你会发现,原来工作就这么按部就班地顺利完成了。
4.不要在家里工作。越是比较难完成的任务,越要给自己选择一个合适的工作地点,这样有助于调适出紧张有序的工作状态。家庭生活的安逸有时会让人太过放松,以至于满心想着:“不急,明天再解决也可以。”无形中,你又当了一次逃兵。所以,工作还是要在公司完成的好,这样也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和更好的心情跟家人共处。
适度授权,告别事必躬亲
你觉得每件事情都很重要,其实它们只是看起来比较重要;你觉得事必躬亲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其实很多事情下属也可以处理得很好。还有一种情况,事务本来是下属的,当你和下属偶然相遇,他提到手头的工作处理起来有难度、跟你征求意见时,如果你回答说“哦,这个事情我考虑一下怎么做,之后给你答复”,那么“恭喜”你,你又成功地为自己的时间表加入了新成员。
很多管理者几乎从未意识到,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帮助下属处理问题,其实你完全没有必要越俎代庖,你可以帮下属解决问题,但尽量选在约定的时间。如果你始终与下属做同样的工作,那你俩之间必然有一个是多余的。因此,把计划单上的事务好好做做减法,明确哪些必须是自己做的,哪些完全可以放手,非常必要。这样不仅可以让自己脱身,分解自身的责任和压力,赢得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可以给下属更多的成长空间,锻炼其独立处事能力,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当然,授权的前提是知人善任,清楚下属的长处,将能发挥其最佳水准的工作授权给他的同时,也要给他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条件和资源。另外,除了节约自己的时间,也不能浪费别人的时间,要经常问问下属:“我做的事情有没有浪费你们的时间,却没什么实际用处?”员工的反馈可以成为你管理时间的重要参考。
手头的工作事项明确了,授权后时间也充裕了,但有些事情是省不掉、非你不可的,比如会议。会议是侵蚀时间的最大“黑洞”,因此,你要学着用最少的时间创造最优异的工作效率。例如,如果你将会议安排在下午一点,并召集所有中层参加,那你一定要做好整个下午都贡献给该会议的思想准备。所以,面对这种不能舍弃的工作内容时,更要讲究方式方法,你可以将会议时间挪到早晨,那时大家更为精神,避免了午后的集体疲倦,可大大缩短会议时间;另外,会议效率往往跟参会人数成反比,所以要根据会议的主要内容选择参会人员,避免“人多意见多,人多力量弱”的情况发生。
Oh no,要命的突发状况!
很多老总清楚地知道自己这周干什么、今天干什么,甚至这个小时干什么,可计划常常被突发事件打乱:有客人来访,要接见;有媒体采访,要回复;就算是一个电话打进来,也要占用些时间。要命的是,这些事情解决后,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调整注意力,接着原先停顿的地方往下做。
你是不是也曾被这些突如其来的事情干扰,看着时间一点点被吞噬而抓狂?其实,你完全有能力解决它们。
1.找个能办事、不惹事、效率又高的秘书。这位秘书会成为你和干扰者之间的屏障,他会处理好无需你出面即可解决的问题,即使暂时无法解决,也可跟对方协商与你的会面时间,避免你的计划被莫名打乱。
2.改变电话的使用方式。的确,电话很方便,但你不能被电话奴役,紧张兮兮地害怕它扰乱你手头的工作。你可以让电话不能直接接入自己的办公室,而是首先由秘书或总机接听,然后在你将手头工作完成后汇总电话记录并选择回复。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安排一天中的某段时间用于接电话,这样,工作起来就更加安心了。
3.在批量时间内集中精力工作。这在手头工作需要精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尤为适用。拿出几个小时,全身心投入,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有干劲儿,工作效率也会非常高。如果你足够果断,还可以关上办公室的门,拔掉电话,给自己创造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这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带来些小麻烦,但相较于你完成工作带来的成果,还是非常值得的。
还有一种突发状况更让人无奈——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意外延误。你默默等待着,似乎能看到时间如流水般逝去,感叹这时间浪费得真是不应该。要避免这种情况下无所事事的发呆、走神儿,最好的办法就是事先安排工作、未雨绸缪。出差时常带着活儿,你不仅不会因行程意外延误而焦虑,还可以见缝插针地完成一些其他工作,聪明地将失去的时间补回来。
方法说了这么多,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时间管家,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你的执行力、毅力和决心会在精简事务、合理利用时间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最后,还有个问题需要提个醒儿,避免你在管理时间时有失偏颇。现在经常听到有些企业高管的身体突然出现不适,的确,很多人信奉“越努力越成功”,但这种想法会无形中影响时间安排,你会把工作渗入生活的每个角落:晚餐时、聚会时,甚至休息时。于是,你筋疲力尽,觉得状态越来越不佳,时间也越来越不够用。其实,好的时间管家不仅仅要管好工作中的时间,还要将生活和休闲时间进行合理分配;既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时间的效力,又要尽量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损耗。时间管理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自己完成工作上的目标,还在于完美地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好好计划、好好调节,多留些时间给自己,才能多留些机会给企业。
怎么样,现在是不是释然一些?祝你在工作和生活中同样游刃有余、气定神闲,下次见啦,时间管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