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包装财智》的年度活动,“绿色包装在中国”系列报道已进入第二个年头。秉承着持续观察中国包装行业绿色进程的报道宗旨,站在2013年的年尾,我们将本次年度报道的关注点落足于这一年里与绿色包装相关的技术新进展与新动态。
由于绿色包装涉及的范围太广,相关技术不胜枚举,在这组报道中,我们选择和瓦楞包装、复合软包装领域关系更为密切的以纸代木、柔性版印刷、无溶剂复合、溶剂回收技术和碳足迹核算等5项在2013年有较大突破的绿色技术,作为报道样本。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绿色技术总是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标签紧密相连。大家一谈到它们,总是会从安全、环保、健康的范畴谈起,但当谈到实际应用时,这些技术总有这样或那样不尽如人意之处,或是设备投资过高让人望而却步,或是质量、精度不及传统工艺让客户认可与满意。
于是,在“绿色包装”的跑道上,奔跑在前列的总是大企业,中小企业的身影难以寻觅。难道真是中小企业的环保意识不及前者吗?或许更多的原因在于这些绿色技术在成本、质量、效率方面的短板掣肘了更多企业的应用热情。归根结底,是这些技术带来的盈利空间不够可观,不足以抵消企业的投资应用成本。
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有突出成就的拜耳集团对自身行为有如此评价:“我们的可持续性发展活动,不仅要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更必须具有商业可行性。”
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拜耳集团对待绿色环保技术的态度:在为整个人类生存的环境做出贡献的同时,对于绿色技术的追求更要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对应到我们的包装行业,绿色包装的安全、环保、健康十分重要,包装企业的成本、质量、效率也同样重要。它们正如放置在天平两端的筹码,少了任何一个,“绿色包装”的天平就将失衡,企业关于绿色的追寻也必将难以持续。
因此,在这组报道中,我们将关注重点放在这些绿色包装技术能为包装企业带来何种价值,放在它们的投资回报周期和投资回报率上。简而言之,我们更关注的是包装企业如何从绿色中获利。
这种获利直接表现为产品质量的稳定、生产成本的降低、生产效率的提升。这需要来自技术供应商的鼎力支持。从后文中的许多案例我们都能看到,绿色技术的长足进步,帮助包装企业拓展了盈利空间,为未来创造了更多的可能。
这种获利也可能表现得更为隐秘:通过新技术研发了新产品,开拓了新市场,甚至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后文中武汉新昌印务有限公司凭借“以纸代木”新技术,从单纯的包装产品供应商转变为原材料供应商和技术输出商的尝试便是其中一例。这也是我们始终关注着的行业动向。
在任何一个行业,仅仅宣传环保理念的技术都是没有生存土壤的,唯有与企业获利紧密联系的绿色技术,才能在企业的成长中继续发展。这或许也是绿色经济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