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锁防伪 别有洞天

时间:2016-10-28 14:45:51来源:科印网作者:夏自由

  开锁防伪是指借助特定的开锁膜片,通过调整开锁膜片的角度和位置,将印品开锁底图中隐藏的特定图像再现出来的一种潜影防伪技术,属于隐性防伪。开锁防伪在国内有多种叫法,如解锁、莫尔效应图文、隐形图文、扰视图文等。目前,开锁防伪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应用,我国2005年版100元人民币便采用了该项技术。

  本文对开锁防伪的原理进行了放大处理,详细阐述了开锁潜影的隐蔽效果与显现效果好坏的取决因素以及开锁防伪在应用中需注意的两大问题,供同行参考。

  开锁防伪的原理

  开锁防伪的原理比较简单,即利用开锁膜片上的线条阻挡反射光,进而改变开锁底图中潜影区域的颜色深浅。开锁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印前设计过程中,开锁底图的K色版设计了一个开锁潜影,其局部放大图如图2(a)所示。开锁潜影实际上是一个由线条移位产生的浮雕潜影,由于开锁底图上线条的分布频率较高,在正常视觉下无法分辨出线条的变化,故而开锁潜影不可见。

  开锁膜片与光栅片类似,其上平行分布着不透明的线条,线条的分布频率与开锁底图上线条的分布频率相同。当开锁膜片与开锁底图叠加在一起时,两者的线条或重合、或错开。重合区域,线条颜色变化不大;错开区域,线条宽度增加,给人的感觉是线条颜色变深。开锁潜影分为深色潜影和浅色潜影两种,二者的开锁原理分别如图2(b)、(c)所示。

  开锁防伪效果的好坏与开锁底图的设计和印刷工艺息息相关,其关键在于未开锁时潜影的隐蔽效果和开锁时潜影的显现效果。

  未开锁时潜影的隐蔽效果分析

  未开锁时潜影的隐蔽效果好坏主要取决于线条的分布频率和边缘效应。

  1.线条的分布频率

  开锁底图的线条分为实地线条和加网网线两种,二者的开锁原理和开锁方式相同,但实地线条的开锁效果优于加网网线的开锁效果。这里以实地线条为例进行分析。

  加网线数为100线/英寸时,人眼在正常视距下便无法分辨出网点和网线,对于开锁底图上的线条同样如此。当线条的分布频率高于某值后,人眼就无法分辨出具体的线条。人眼能分辨出的平行线条的最小间距约为0.1mm,即当两条线条之间间隔0.1mm时,人眼便无法分辨出是两条线条。

  假定开锁底图上的线条宽度和线条之间的间隔相等,线条的分布频率与线条宽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当线条的分布频率为120线/英寸时,线条之间的间隔为0.106mm(约为0.1mm),此时,人眼已经很难分辨出具体的线条,只能感觉到颜色深浅的变化。线条的分布频率越高,线条之间的间隔越小,潜影图像的隐藏效果越好。

  2.线条的边缘效应

  为了提高未开锁时潜影的隐蔽效果,除了提高线条的分布频率之外,还需要降低线条断裂移位时产生的边缘效应。当线条发生断裂移位时,边缘会形成一个明显的轮廓。为了消除这种边缘效应,目前多采用浮雕形式进行线条移位,使线条弯曲变形后移位但不断裂,线条过渡自然,减弱了边缘效应。

  若开锁底图的线条分布频率与加网网线数相同时,发生断裂移位时,如果潜影边缘部分的网点残缺,边缘效应就会非常明显,需要修正。

  为了提高未开锁时潜影的隐蔽效果,通常需要在潜影色版上面叠印其它色版,各色版的排列角度需参照印刷加网角度,防止各色版之间因产生莫尔条纹而使潜影可视或降低开锁效果。

  开锁潜影的显现效果分析

  开锁时,潜影区域与非潜影区域的颜色差值越大,开锁效果就越明显。影响颜色差值的两大因素有油墨密度和油墨所占开锁底图的面积百分比(以下简称“油墨面积百分比”)。由于深色潜影和浅色潜影开锁原理相同,这里以深色潜影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