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drupa2016是全球印刷行业的风向标,在展会上的所见所闻使我们发现数字印刷和网络印刷将会继续巩固目前的“地盘”,并拓展到更多领域,这其实是指设备智能化和营销网络化两股力量结合产生的新红利在不断扩大。数字印刷和网络印刷是近年来的新兴市场,印刷企业纷纷涉足其中,如何盈利可谓是企业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从近年来的趋势来看,印刷企业在不断提升印刷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的同时,也将目光纷纷投向了印后,希望借由印后加工产生更大的红利。本文,笔者结合国际主要数字印刷和网络印刷运营商的案例,探寻当下数字印刷和网络印刷的盈利逻辑和生产组织方式,供大家参考。 变在印刷,定在印后 变在印刷是指为了满足最终用户营销和实际使用而在内容上发生变化,大批量的、版本化的以及个性化的印刷需求是变化的。但在当下,印刷已经完全数字化了,即使使用传统印刷方式,数字化技术也能有机地融入到传统印刷设备中,更不用说已经更加成熟稳定的数字印刷技术。未来的网络社会,市场变化加快,印刷的“变” 也会加快。 印刷呈现出“变化多端”的态势,印后成型是否也需要随之而变呢?比如每个包装大小形状不一样,或是每本书籍大小形状不一样。我的回答是不需要。规模化的产品应用,印后成型一定是固定的,但需要实现柔性生产,以实现在不同品类之间的快速转换,满足日益显著的小批量、多批次的产品需求。 模板化和翻单是盈利的核心 洽谈印刷业务时,在前期设计和生产等环节需要与客户进行多次沟通,产生的人力和时间成本非常高,且一旦有某些细节没有注意到,就会造成更多损失。 互联网具有便捷快速的优点,能够大大降低沟通成本,印刷产品的网络化销售就是利用了网络的沟通便利性和业务聚合能力,所以在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领域,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发展非常迅猛,印刷行业也将网络这一重要工具迅速运用到了印刷业务当中。如此一来,产品的标准化即模板化就变得非常重要,模板化设计越好的产品越能在网络营销中取得成功。而且如果形成所谓的“爆品”,这些能快速柔性生产的高性价比产品,通过网络的聚合能力集结分布式地生产和物流,最终形成网络印刷的主流模式。如此,这些网络印刷服务提供商就能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营业额和产业规模也就能超过只提供本地印刷服务的印刷服务商。 (1)产品模板化是盈利的基础 产品的模板化主要包括设计、表面整饰工艺和形状结构的模板化。产品设计模板化主要是通过软件来实现,从复杂的DIY系统和数据库链接可变信息到简单颜色和标识的模板化,现在都可使用成熟的软件系统来完成。设计的模板化主要着力于印刷内容的个性化定制,通过鼠标点击就可以完成,降低了设计和沟通成本。产品表面整饰工艺的模板化可以提升印品的附加值,也是通过简单的点击选择即可完成,甚至还可以预览效果,促进成交比例,增加企业盈利。产品形状结构的模板化,可以实现最优的排版效率、最低的纸张消耗、最优的生产效率和设备配置。 例如,美国网络印刷服务商Shutterfly公司(https://www.shutterfly.com/)就推出了模板化的个性化影像产品,如图1所示。如果出生卡或婚庆卡采用专版印刷和烫金,成本会非常高,很难在最终用户端达成销售。而模板化的烫金设计可以让这2个印刷业务共享生产资源,这样只需要制作一块烫金版就即可,提高了烫金版的利用率。然后再通过不断翻单来降低成本,实现更多盈利。 德国的网络印刷服务商Flyeralarm公司(https://www.flyeralarm.com/)也是模板化产品的集大成者,产品种类非常多。在drupa2016上,Flyeralarm公司在其展位上展出了模板化的沙滩椅产品,如图2所示。当然,在Flyeralarm公司的网站上还有很多热销产品,其中,文件夹就是颇具特色的产品之一,其是形状结构模板化产品的典型代表,如图3所示。文件夹产品就是各种形状结构规格的集合,因为是实用型印刷产品,所以印刷设计要求非常简单实用,生产过程也非常简单,只需要将畅销推荐的文件夹产品制作成模切刀版并编号备用,相应款式产品订单调用对应模板生产即可。 (2)翻单是盈利的有效途径 产品的模板化只是开始,采用各种线上线下的营销手段实现翻单才是能否盈利的关键。只有通过模板化翻单生产,才能使产品品质最专业、生产成本最低、生产效率最高。翻单也意味着该产品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这是工业化的基础。个性化太强的产品很难实现规模化盈利,也就很难成为工厂级别的产品应用。 (3)模板化和翻单相辅相成 模板化和翻单生产是相辅相成的,产品不做模板化就很难实现工业化快速翻单,如果不能翻单生产也就不需要该产品的模板化。翻单是工业化盈利的基础,不断创新产品并翻单生产是工厂的价值所在。数字印刷和网络印刷巨头深谙此道,为了实现翻单,他们采用的印后设备具有以下特点:品质最高、工艺最全、作业转化最快、生产效率最高及生产成本最低。否则,那些设备就只能适用于实验室或创意工作室的应用,相应的生产要素配置也有很大不同,只能采用数字化的小型设备,便于灵活地设计、出样和修改。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数字印刷和网络印刷的盈利模式是印刷个性化,印后模板化,进而生产出模板化产品,然后订单不断重复,最终实现盈利。 要想实现模板化和翻单生产,光在印刷过程“做文章”显然是不够的,印后加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印后模板化生产主要包括烫印、镭射烫印、压凹凸、压花等方面,能够实现这些工艺的印后设备非常多,如何根据数字印刷和网络印刷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印后设备呢?我认为需要考虑以下4个要素。 1.产品品质的专业性 产品品质是基础,终端用户不会因为数字印刷和网络印刷而降低对产品的品质要求,反而会对品质的标准化和稳定性要求更高。互联网是个放大器,既会放大产品的优点,也会放大产品的缺点,网络化产品主要是拼品质和性价比,没有经过打磨的产品即使价格很低也会在第一波销售之后被市场抛弃。所以,经网络“过滤”后的热销产品往往都质优价廉,没有品质就没有业务,更不会有品牌。 产品品质一定是经过市场和行业公认的,是消费者和品牌客户长期形成的产品标准,这就要求能够模板化的表面整饰和模切一定是符合工业标准的,而不是模拟的打样级别的品质效果。比如,烫印的锐度和细节能否满足市场标准?模切压痕能否达到工业标准?能否在工业流水线上批量生产并实现零差错?这些都是工艺的关键节点,一定需要传统制版工艺的模切烫金机才能完成。而数字化的UV模拟烫印和激光模切压痕等技术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提高,否则一定会使你的网络化产品遭遇“滑铁卢”。 例如,采用制版模切工艺和激光模切工艺生产的产品的模切压痕品质对比如图4所示。与制版模切工艺相比,激光模切机无法实现弧形等复杂压痕,且模切边缘容易出现焦黄,这些都是品牌客户所不能接受的,因为压痕不好就很难进入下一步包装成型生产环节。 再如,采用制版烫印工艺和数字烫印工艺的烫印品质对比如图5所示,制版烫印工艺的烫印在边缘锐度、平整和细小文字线条等各方面的品质都远远强于数字烫印工艺。 总而言之,目前只有制版工艺才是业界评判品质的标准,也能通过最低成本实现更多热烫印、冷烫印、平烫印、立体烫印、极致细节的压凹凸和压痕、全息定位烫印、烫后印等多种工艺效果。 2.翻单生产成本 没有翻单就没有盈利,但是如果无法降低翻单生产的成本,也很难有利润。 生产成本主要包括模具和耗材两方面,制版工艺是包含模具成本的,但是烫金版和模切版都是一次性的投资,随着翻单次数的增多,成本会平摊到所有订单中,模具成本会越摊越薄。虽然激光模切和数字UV烫印不需要制版,但压痕还是需要制版的,并且成本很高还不能重复使用,品质也达不到工业标准要求。UV烫印的材料费用也非常高,作业切换损耗很大,总体成本居高不下。而传统制版的烫金材料成本较低,选择性很广,能实现多种不同的工艺效果。综合对比,采用制版工艺的模板化在翻单后的成本更低。 3.换单效率 理论上讲,完全数字化的设备换单效率要高于有版设备,但是实际情况却恰好相反。与全球作业转换最快的凯马模烫一体机相比,全球最好的激光模切机的转单时间主要耗费在制作压痕版上,时间为30分钟左右,而凯马模烫一体机只需要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虽然制作烫金模切版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并不占用凯马模烫一体机的生产时间,而激光模切机制版时不能生产,生产时不能制版,其虽然定位在短版市场,但与自身这样的作业准备时间会形成矛盾。 同样的道理,非工业型数字UV特效设备需要更换不同的UV油墨,以实现不同的效果,而这种切换需要耗费近2个小时,损耗和清洗成本也非常高,但其在同一类型的业务之间进行转换还是比较快的,可以分钟计。所以,我们在实际生产时,要根据具体业务的类型进行设备的选择。 4.生产效率 虽然换单效率对于短单越来越重要,但是生产效率作为工业生产最重要的指标直接体现了设备的盈利能力,其最终考察的是工厂的订单流转效率,即从工厂或者系统接到订单到产品派送的效率越高,则工厂的盈利能力就越强,这也是设备系统需要不断提高的能力,即瞬间转换且高产能。 这是个剧烈变化的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如何在大时代下闯出一片新蓝海,是印刷企业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全球网络印刷巨头模板化的产品和通过不断翻单实现盈利的方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再借由合理地组织印后生产,为我们打开了更大的市场,从而让我们获得更大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