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纸价波动对产业链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身处终端的少儿期刊,在2017年底也掀起了调价热潮。根据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智力课堂》主编张巍介绍,由于印刷费用提高,其所负责的刊物在2017年被吃掉了利润近30万元。具体情况如何,我们听听张巍怎么说。 2017年底,我们期刊中心总监将各刊主编召集在一起,针对期刊调价问题展开了一次内部讨论。目前我社共有《中学生》《我们爱科学》《儿童文学》《中国少年儿童》《幼儿画报》《婴儿画报》《中国少年文摘》《中国卡通》《知心姐姐》《嘟嘟熊画报》《智力课堂》《辅导员》《少先队小干部》13种期刊,此前偶尔有过个别期刊因成本上涨自行调价的情况,但全社所有期刊统一调价,这还是头一回。 期刊定价基本是按年走。邮局一般在每年第四季度开始收订次年出版的报刊,杂志社将定价上报邮局后,价格便不能再做调整;而我们社也会在年底通过严格的招投标流程确定下一年合作的印刷厂,签订印刷合同,原则上合同期内印刷价格应该也是保持不变的。 但是,2017年随着纸价上涨,印刷厂也在合同期内对我们进行了再次提价。以我们《智力课堂》为例,2017年11、12月,印厂按照新进纸张价格实行调价,单印张提价1毛多;由于定价无法更改,最终我刊被吃掉了近30万元利润。 我们与印厂之间,并没有“某一方掌握绝对话语权”一说。虽然我社期刊印量很大,但是也没有说完全压制印厂、不允许涨价;毕竟也要考虑别人,不能让人家赔钱去做。当然,听说文化用纸在2017年上半年就已经涨价,但是我们直至年底才被提价,这可能是因为服务我们的印厂规模较大,囤有相对充足的纸张,前期自行消化了纸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这是一个互相理解的概念。 其实在经历2017年11、12月的印刷费用提升后,我们《智力课堂》已经将2018年上半年单价由此前的8元/本提高到8.5元/本。但在年底招标时,印厂给出的报价远高于此前的调价。因为那时的短暂调价可能主要解决成本摊薄问题,但是新的合同签订,印厂也要谋求盈利,这也可以理解。 讨论会结束后,我们即刻展开了一个简单的市场调研。我只关注了同印张少儿期刊的变化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市场上主要有两种成本应对策略,一种是涨价,另一种是减页数,其中以涨价居多。当然也有不涨的,比如意林,单价6元没有改变;而我们走校网、和孩子学习相关的期刊,基本上还是涨了。比如: 青岛出版社的《开心学堂》,共4册,单期17元的定价未变,但是每本减少了4页,每期共减少一个印张;另一本《聪明数学》,半年6期,从45元涨到51元,平均每本涨了一块多; 海燕出版社的《金色少年》,单价由2017年的8元涨到如今的10元; 童趣出版有限公司的《环球探索》,2017年定价为10元/本,现在涨到12元/本; 我们中少总社的《中国卡通》,最早定价是5元/本,2017年提价到7.5元/本,今年卖到10元/本,同时还将页码由原来的80页缩减至64页。
为什么少儿期刊调价特别普遍?想来是由少儿期刊的特性决定的。不同于依赖广告盈利的大众媒体,少儿期刊则是纯靠销量来获取收益。相较而言,少儿期刊定价较低,大多维持在5~10元,印刷费用一般在1~2元。将印刷费用摊到每本杂志上,如果印刷成本提高,那么期刊就很难盈利,就必须马上去调定价。所以在与印厂签订完今年的合同后,我们也在想,是不是要在下半年对价格做再次调整。 除了摊薄利润,我个人认为纸价上涨也限制了我们的创新。因为成本涨上去了,少儿期刊想在印刷上追求一些特殊效果、实现创意的表现形式,比如覆膜、装袋乃至特种印刷等,都要尽量控制。销量肯定也会因价格上涨而下跌。但是长远发展的话,也许过两年之后,能把跌的数涨回来,这就看发行同事的工作力度了。 还有一点也非常值得关注,那就是印刷质量降低。我曾听一些同行说起,印刷费用上涨之前,期刊内文至少可以保证使用70g胶版纸;涨价以后,在使用60g胶版纸的情况下,单印张的印刷成本还要提高1毛多;而如果要达到原来的质量,则需要多支付2毛左右费用。虽然也不愿意见到这种局面,但是往往也只能选择牺牲一点印刷质量。 目前我们与印刷厂之间的合作,主要在于期刊印制这一项上;在内容、创意方面,印刷厂还没有深度介入。虽然印刷费用上涨也让我们有些不安,但少儿期刊的生存危机,远不是纸张涨价带来的,大家焦虑的是新媒体对少儿业余时间的抢夺。印刷价格涨个一毛两毛,估计焦虑的也就是利润又没了;但如何通过有趣的内容、新颖的形式吸引更多少儿读者的关注,才真正涉及未来发展。 (本文根据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期刊中心《智力课堂》主编张巍采访口述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