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印刷经理人

文字六〇三厂,我无法抹去的记忆(二)

时间:2018-07-06 10:42:31来源:科印网作者:艾峰

  文字六〇三厂鼎盛时期有1100多名员工,如果算上员工家属,老老少少共有4000人左右。工厂每天早上7点30分上班,6点50分许,遍布生产区、生活区的有线广播喇叭里开始播放音乐,大多是具有那个时代气息的歌曲,然后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伴随着广播喇叭的声音,员工们开始吃早饭。7点20分,生活区各个角落就会响起上班的预备电铃声,员工们开始陆陆续续地走向生产区。下班铃声一响,从正对着厂区大门的马路上望去,黑压压的人流涌向门口,人头攒动,步履匆匆,不一会儿就渐渐淹没在了生活区的楼房里。可以说,电铃声与广播喇叭声交相应答,伴我度过了风雨无阻的二十载。我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和工作节奏中,在领导的教育和同事们的帮助下,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工厂的生活区与生产区紧紧相连,仅一墙一路之隔就建有自己的服务体系,为员工及其子女的教育、医疗、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托儿所、幼儿园、子弟学校(曾经设立有小学、初中、高中、技校)、商店、医务所、图书阅览室、灯光球场、游泳池、溜冰场、电影院、食堂、招待所、冰淇淋生产厂、洗涤剂生产厂、蛋糕店、澡堂、菜市场、煤气站、花圃、储蓄所、居委会等等,应有尽有。为了保证员工进出市区方便,工厂还开通了公交班车。除了没有火葬场,员工这一辈子的吃喝拉撒、生老病死,都可以在工厂里解决。所以说,文字六〇三厂就是一个典型工厂办社会的范例。

  文字六〇三厂的员工来自五湖四海,但“厂语”是吴侬软语的上海话,员工们对外大都说着一口上海味十足的普通话,有着与当地人不一样的生活习惯与处事风格。为了尽快融入到工厂这个大家庭之中,我的同事们也开始尝试着学习上海话,整天满嘴的“小赤佬”“小瘪三”学个不停,食堂买饭排队时简直成了我们学习“厂语”的课堂,嬉笑怒骂之中,慢慢也学会了一点“洋泾浜”上海话。

 

羽毛球队合影

  文字六〇三厂不仅生活设施齐全,而且文娱活动丰富。几乎每到周末都会在灯光球场的露天影院放映电影,当然也不乏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三联书店等出版社对员工加班加点抢活儿的慰问片。只要一有影讯,天还没黑,大人小孩就扛着凳子、带着椅子早早地去抢占好位置,连附近的村民也会蜂拥而至。那个年代的人,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每周的电影放映成了员工们最期盼的事情,即使是重复放映的影片,员工们也觉得格外开心。

  厂工会、团委也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如: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军棋、跳棋、象棋、登山等比赛;集邮、摄影、“五四”歌咏、“三八”演讲等比赛;毛主席畅游长江纪念日横渡襄江、古隆中自行车骑行、襄阳市业余篮球联赛、国庆文艺晚会、200名团员青年同游张家界、发放蛋糕券、员工生日送上祝福和慰问等活动。当然,最激动人心的还是拔河比赛,赛场上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双方选手都卯足了劲,奋力拼搏,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记得装订车间女队是一枝独秀、孤独求败;铅印车间、机修车间男队是决赛场上的常客,实力相当,难分伯仲。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像一根绳,串联起了车间、科室员工的心,让所有人的力量在瞬间得到凝聚。在比赛过程中,大家团结友爱、协调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整个赛场始终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就连我那在厂子弟学校上小学的儿子,回家说起老师将绳栓在树上训练时都眉飞色舞,还对比赛结果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可学校队输了比赛后,他却嚎啕大哭。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极大丰富了员工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大家保持着乐观开朗、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

  员工们每天下班后提着水壶或水桶打开水,是那时候文字六〇三厂员工独特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工厂在生活区为员工免费供应开水,为了节省时间、少走冤枉路,员工们干脆上班时就将打水用具带到上班的地方去,下班后直接打开水回家。

  客户来厂参观后都感到非常好奇,可他们殊不知这是文字六〇三厂员工勤劳善良、顾家爱家的行为体现。这就好比员工们下班后,喜欢穿着睡衣睡裤在生活区遛弯儿一样,是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这或许就是文字六〇三厂特有的一种文化。当然,工厂的团员青年坚持十几年志愿为车间部门工作期间打开水的义举,更代表着文字六〇三厂的企业文化,至今历历在目。

  文字六〇三厂还有一个很大的澡堂,定期对员工开放。记得刚开始时是免费发票,后来改收费,至于票价是五分钱、一角钱、还是五角钱?现在已记不清了。那时候年轻爱折腾,我和同事们有时在大浴池里泡到双手发白,还舍不得出来,人少的时候还把浴池当泳池,觉得很好玩。我家儿子醒事较早,两岁多就不愿意跟妈妈进女澡堂了,遇上我出差,老婆只能带着孩子,拿着浴具找同事帮忙带进男澡堂洗澡。

  员工食堂的饭菜品质更是一绝,具有浓郁的上海地方特色。至今老同事们相聚,一谈到当年食堂的伙食,还津津乐道,赞不绝口。报些菜名吧:什么盖浇肉片、椒盐大排、糖醋小排骨、走油肉、狮子头、酥鱼、熏鱼、黄芽菜、雪里红,外带小肉包、淡馒头等等。不说了,再说,恐怕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那个年代,工厂肩负着军工建设的重任,员工可谓衣食无忧。上海来的老员工,工资按照上海八类地区的标准执行发放,加上各种津贴、加班费和超产奖,员工收入那是相当的可观,远远高于当地企业员工的收入水平,就连六类地区——北京中央级出版社的大编辑们都感到相形见绌、自叹不如,纷纷说我们的收入很高,戏称富得“流油”。在连自行车都还是奢侈品的那个年代,文字六〇三厂的员工,家家都有自行车,甚至不止一辆,有的还有摩托车。每到公休日,就可以看到去市区买菜的自行车队伍浩浩荡荡,汇成壮观的长龙,车把手上挂的都是鸡鸭鱼肉,让当地企业的员工和附近的村民都羡慕不已。也只有在那个时候,才可以称得上是我们工人阶级的时代。当地市民不仅赞叹我们的收入,还羡慕我们的单元楼、稀少的抽水马桶、免费医疗,以及免费用水用电的福利。那时候谁要能认识文字六〇三厂的员工或能搭上点关系,就能让周围的人刮目相看。

  从七十年代末期开始,文字六〇三厂还出现过有趣的以粮票换鸡蛋的现象,粮票与人民币一样在工厂的市场里流通,颇有点自然经济的味道。计划经济年代,粮票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改革开放后,市场逐步繁荣,粮票逐渐富余,员工就把多出来的粮票拿来跟农民换鸡蛋。粮票可以换鸡蛋,旧衣被可以换鸡蛋,当然也可以换老母鸡之类的家禽,逐渐演变成一种物物交换的形式。

 

员工学习讨论

  在生活理念上,文字六〇三厂在当地有着开风气之先的魄力。文字六〇三人比较开放,在襄阳市扮演着引领消费和时尚的角色,特别在衣着上,追求合体时髦,女士的穿着打扮、发型发饰都很讲究,让人一看就觉得非常的洋气。那时候许多员工生活中最幸福或开心的事,莫过于哪位同事从上海探亲回来,又给自己捎了流行的服装或做衣服的的确良布料等。就拿我来说吧,7.65元一双的猪皮鞋我买过两双,上班下班都能穿,物美价廉,性价比非常之高。

  我现在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不少人都知道清华大学有个“情人坡”,厦门大学有个“情人谷”,却没有人知道文字六〇三厂还有一个“爱情楼”。工厂女单身宿舍29号楼与男单身宿舍49号楼比邻、与男单身宿舍39号楼遥遥相对,是一个被年轻人公认的谈恋爱的去处。那个时候的人谈恋爱比较保守,在没有确定恋爱关系之前,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轻易成双入对出现在公共场所的。所以每到傍晚时分,常常能看见去29号楼约会或见面的男士们,人来人往、成双成对,故得名“爱情楼”。它让许多员工找到了自己的知音和伴侣,成就了一对对恋人的罗曼史。

  那时候,我师傅每年都要回上海探亲,除了规定的假期外,还有平时加班加点积攒的调休。春节探亲前,师傅要购买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如白木耳、黑木耳、核桃、枣、鸡蛋、封鸡等,走的时候总是大包小包的,回来的时候,却给我们带许多好吃的,像枫泾丁蹄、凤凰鱼罐头、城隍庙梨膏糖、五香豆、“五芳斋”糕团、龙虾片等。

  我最不愿意听师傅讲述十六铺码头与送行家人依依惜别的场面,因为每次都要跟着一起眼角湿润。师傅说,一年与家人生活在一起的时间顶多一个多月,离别又是一年,师傅紧握着师娘的手,有太多的话要嘱咐,可顿时鼻酸语塞。夫妻俩对视而立,默然良久,任凭泪滴从脸颊滑落。轮船拉响了汽笛,就要起航了,码头上哭声一片……

  (作者为原高教社(天津)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