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印刷经理人

中图数字:转型POD三年之后

时间:2019-01-23 09:39:09来源:科印网作者:梁默

  2018年3月11日,周日,下午3时5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人民大会堂获高票表决通过。2小时后,相关出版社找到北京一家印刷企业,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印刷10500本公告版宪法,于次日早上8点前送至两会代表手中。深夜12点收到最终确定的文件,经过几小时紧张生产,这家印刷企业在第二天清晨6点提前圆满完成任务。

  通过这场“时间与效率”大考的印刷企业,就是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下属的中图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图数字公司)。第一时间最新出炉的公告版宪法,诞生在它的POD按需数字印刷生产线上。

  2018年,郭建红担任中图数字公司总经理的第三个年头。这位北京印刷圈的知名人物,是国内较早探索数字印刷转型的先锋。3年前,中图数字公司的成立令业界侧目,它扛起了POD按需数字印刷的一面旗帜。

  三年之后,中图数字公司向市场、向客户、向自己交出了什么样的答卷呢?

  持续翻番的订单

  2015年7月1日,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正式完成对北京建宏印刷有限公司的收购,以此为基础组建专注于POD市场的中图数字公司。郭建红作为建宏印刷创始人,担任中图数字公司总经理。

  “我们剥离部分传统印刷硬件资产,全线采购网屏数字印刷设备,高效完成POD工厂改造。2016年8月,中图数字公司开始试运营,9月正式投产。目前工厂运转着5套网屏Truepress Jet520HD轮转式高速喷墨数字印刷生产线。”郭建红介绍。2017全年,中图数字公司的POD订单量同比翻番增长,2018年上半年,再次实现同比翻番增长,“今年1~5月份,我们完成近4000个小批量、短版订单。有些机构,比如图书馆或者科研单位,需求非常碎片化,要几百、上千个品种的图书,但每一个品种只印刷几本,甚至一本。”目前,中图数字公司的POD生产已经涵盖近20000个图书品类,广泛涉及科技、教育、文学、经济等领域。

  POD按需印刷的生产特征,迥异于传统印刷,3年磨砺,中图数字公司在效率与品质这两项硬指标上飞速提升。“订单急遽增长,生产上从来没有手忙脚乱,磨合得很好,工厂运营越来越顺畅,客户满意度也越来越高。”郭建红如是说,“5月份,我们完成800个订单,外部零投诉”。公司有两大系统法宝,一套“贴心”客户服务系统,方便客户在线便捷地询价、下单、传输文件、查询进度等等;一套“善印”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了内部流程一体化。

  贴心善印、客户满意度至上,是中图数字公司始终坚持的原则与理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善印的基础,首先建立在专业的生产工具——POD数字印刷生产线之上。中图数字自建立之初,就在这方面选持与网屏合作。

  “我们的选择,以客户对品质的满意度为基准。”郭建红最开始比较担心数字印刷作为新技术是否能够赢得客户的信任。他前前后后考察了多家设备供应商,圈定备选者,进行相同文件的打样测试比较,“让客户来打分,和集团、公司的领导、同事一起集体评判,最终网屏得分最高,在品质与技术上胜出”。按照郭建红的说法,不是中图数字公司选择了网屏,是客户选择了网屏,“我们前期设计了一套多达140多项的调养问卷,从技术、材料、售后、服务等各方面细化指标,严格评测,综合比较下来,网屏也依然是表现最好的”。

  3年以来,中图数字公司POD业务飞速增长、生产有效运转,网屏的技术支持功不可没。“我们从网屏身上,学习到对品质的精益求精,超越客户期待的服务准则,也以此为标杆来同样对待我们的客户。”郭建红表示。


 

  POD的未来深思

  中图数字公司是中图总公司为了POD项目专门设立的,它可以说含着“金汤匙”出生。作为国内最大的图书进出口商,中图总公司占据了六七成市场份额。它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建立了进口出版物专用保税库的企业,与国内外近三万家出版商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坐拥强大内容资源。在郭建红看来,“国外成功的POD企业,以中盘商身份居多。POD需要驾驭内容资源、读者资源,最有效地连接二者。中图总公司的中盘商身份,就是中国数字公司耕耘POD市场最大的优势和资本。”

  “过去图书的进出口,是国外采购,经过漫长的运输、报关等环节,再销售到读者手上,整个周期长达4~6个月。现在,我们通过平台引进数字资源,由POD实现本地化生产和销售,最快可以7个工作日内完成交付。”改变原有极其低效的服务模式,是中图总公司进军POD的初衷。几年来,从概念到落地,郭建红感受到这个市场渐进的、积极的变化。

  “过去提到数字印刷,大家总担心能不能印好,现在POD数字印刷的品质已经征服市场”。新东西被接受、认可需要过程,最终事实证明一切。出版社纠结于数字印刷带来的成本,但是现在他们的账本越算越明白、越算越科学,“POD弥补了传统印刷的不足与缺陷,让出版社客户能根据需求特性,更灵活、从容地选择生产方式”。更快的时效也让出版社尝到了甜头,“有急活、找POD更靠谱。公告版宪法第一时间生产就是明证”。另外,POD数字印刷的环保特性也正成为核心竞争力,“对环境没有影响,不用担心受限,可以全天候提供服务”。

  郭建红看好POD市场前景,同时也认为未来充满挑战。“POD短版印刷应用现阶段发展比较快,但离真正的个性定制、一本起印、先销售再生产,还有一些距离。国外POD的应用更多丰富、成熟,从技术实现手段上来说,我们毫无问题,但还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约束。”不过,发展中的问题,最终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国内出版社的观念持续变化、体制机制随市场需求逐步调整,这些都是POD未来发展的最大助推力。

  “我始终认为,POD不是出版领域的专属,它应该是整个印刷行业都可以考虑的转型突破口。”入行20多年,郭建红经历了印刷行业从黄金时代到产能过剩时代的无奈变化,许多企业如今在低价竞争的红海中挣扎,而只要突破应用创新,POD就能重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举个例子,家居企业的产品宣传手册,能不能根据不同客户的消费能力、喜好特征,印刷出不同的定制版本呢?一定会更受客户欢迎。”郭建红分享了一个应用场景创新,沿着这样的思路,中图数字公司未来也会在商业印刷、影像印刷等更多细分领域尝试拓展POD业务,开辟更大的成长空间。

  转型POD,短短三年,有困惑,更有收获,而这一切之于中图数字公司,之于郭建红,都还只是开始。开局良好,未来可期!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