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印刷,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工匠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再往前追溯历史,在“活字印刷术”诞生的几百年前,还有“雕版印刷术”的存在。7月20日,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孙宝林做客“红沙发”系列访谈,在印刷史的漫漫长河中拾英撷萃,讲述1400年间从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到激光照排期间经历的故事。 主题:今天,我们为何 重读印刷文明? 嘉宾:中国印刷博物馆 馆长 孙宝林(右) 主持人:中央电视台《信用华夏》 栏目主持人 温梦欣(左) 印刷术的“三生三世” 对于中国印刷史,孙宝林进行了详尽介绍。“隋末唐初,印刷最早受到印章启发。印章上有限的字数越排越多,但受到当时青铜印章材料的影响,成本高昂,制造困难,慢慢到后来,人们发现可以将字刻在木板上,这样一来,成本下降,而且字数限制大大缩减。”孙宝林谈道,自此,一段话、一篇文章,可以分成若干张板子,雕版印刷术由此而来,这是中国印刷术的第一次革命。 雕版印刷术的出现虽然加快了文化传播速度,但在雕刻的过程中容错率极低,错一个字整张板子都要废掉。“长此以往,匠人们想到了一个办法——挖掉错字,再刻一个木块镶进去,这种办法虽然可解决临时问题,但这张板子已经不是一件完美的作品,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后来到了北宋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布衣受到匠人挖掉错字的启发,利用活泥做字,弄成数个方块,然后去做组合。对此,古人想了很多办法,在泥活字下方铺一层蜡,使用的时候将其放到烤过的铁板上,在蜡半融的状态下进行排字,最后用一张很平的板子在上面轻轻一压。”孙宝林说,中国印刷博物馆还对此做过实验,泥活字在烧到850℃时最为适合印刷,如此复杂繁琐的工艺程序使古人又产生了新的想法,何不回归木活字?后来,又慢慢研究出金属活字,金属里包括铜、锡、铅活字,活字印刷的不同载体便由此出现了。这是中国印刷术的第二次革命。 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20世纪40年代,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计算机不容易识别中国的象形文字,然而周恩来总理批复的‘748工程’远见卓识,解决了这一问题——1974年8月,国家立项,研究如何将汉字进行信息化处理,搭上信息化时代这辆列车,当年我国很多团队、科研人员纷纷响应号召,投入研发。”据孙宝林介绍,一年后,以王选院士为代表的团队,从“义”字开始做研究,用数学计算的方法将文字进行尽量的压缩,最终克服困难,攻克难关,研发出激光照排技术,沿用至今。 印刷文明的精神价值 印刷与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连,只是因为过于平常导致用而不知、用而不觉,每个人都在享受着中华古老文明带来的益处。“今天我们能感受到信息化时代的便利,需要向很多为印刷业发展而默默奉献的人们表示敬意。我们不能忘却他们,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不可能如此便利,有这么多的书可以看。”孙宝林说。 印刷术让璀璨多彩的中华文明流传至今,它使知识的传播速度更快,使教育在更大程度上得以普及。对于印刷与出版之间存在的关系,孙宝林给出自己的理解:“如果没有印刷术的出现,出版的传播范围便将大大地受到限制,那么也就没有现在所谓的出版业。出版和印刷相当于两个圆,有叠加交集,但印书、印刊只是印刷业其中比较核心的一部分,所以说两个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又各自对外延伸。” 我们如何去看待古老的印刷文明,为什么还需要继续传承印刷文明?对于这些问题,孙宝林认为,中国的印刷史是技术创新、不断进步的历史。“回顾历史是为了将来走得更好,走得更远。印刷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是全人类的。它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实用的价值。”访谈最后,作为中国印刷行业的形象代言人,孙宝林说出这样一句“广告词”:“印刷出版让人类的生产更高效,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