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市场政策

馆社携手让数字资源用起来

时间:2018-07-31 09:47:40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作者:徐平

  在数字化浪潮下,如何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出版单位如何借助数字化资源实现转型升级?7月26日,在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论坛上,业界人士就此展开讨论。

  让图书馆“活起来”

  “图书馆是出版业的重要接口,也是重要的出版物集散地。”正如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范军所说,离开了数字化,无论什么行业、什么领域都会失去活力和动力,出版业如此,图书馆事业也是如此。

  《“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的发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施行,为我国数字图书馆带来发展机遇。后者第四十条规定:国家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图书馆数字服务网络,支持数字阅读产品开发和数字资源保存技术研究,推动公共图书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向社会公众提供便捷服务。

  为了让图书馆“活起来”,近年来,很多图书馆都开展了数字资源建设。在中国图书馆学会未成年人图书馆分会副主任、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宋卫看来,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新模式包括共享资源、创新阅读和融合出版。共享资源即搭建一个第三方资源共享系统,共享带宽、共享存储,图书馆独立采购数字资源服务;创新阅读,即图书馆结合馆内优秀采购、自建资源,推荐优秀纸电结合读物;融合出版即数字资源辅助纸质资源,纸电结合、同步阅读。

  对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现状和矛盾,中文在线教育公司总经理毛京军分析说,省级图书馆、重点高校图书馆等数字资源总量充足、种类丰富,但是其他各级公共图书馆、普通高校图书馆的精品数字资源,尤其是精品数字图书资源缺乏,出版社不愿意把精品数字图书版权授权给图书馆,因为没有体现优质优价。这也是今后馆社之间有待进一步协商解决的问题。

  让出版资源“动起来”

  在图书馆进行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同时,一些出版社也进行了基于自身优势和特点的数字化探索。

  由全国科技出版社伙伴单位联合建设、中原农民出版社承建和运营的天下农书数字图书馆,是专业聚集全国“三农”出版资源的数字图书馆,具有定位专业性、资源多样性、知识新鲜性、内容权威性等特点。

  据中原农民出版社社长刘宏伟介绍,全国科技社合作共赢的理念推动了资源聚合,带动了“三农”出版力量的整合,推动了“三农”出版工作的转型升级。“以低成本投入、快速版权资源聚合为特点,天下农书数字图书馆创新了出版模式,对专业社开展数字化建设是一种探索。”刘宏伟说。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了解到,天下农书数字图书馆入馆图书主要为近几年出版的新书,其中大部分图书实现了纸电同步,保证用户在第一时间阅读到最新鲜的知识内容;一部分图书在没有明确印数的情况下,率先出版电子图书。

  一些资源丰富的出版社在数字出版领域有了更多的尝试和动作,如成立专业新媒体内容生产集成和运营机构、开发优质数字产品等。

  为进一步加快结构转型和媒体融合,促进建筑领域传统出版实现出版业态和服务模式创新,2017年10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成立建知(北京)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多个专业数字内容平台,开发多个国家级数字出版重大项目,研发包括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网络出版物等多种形态的数字出版产品,配合建工社纸质出版物提供全面数字网络增值产品和服务。

  2016年年底上线的建筑数字图书馆平台是建工社的主要数字产品之一。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市场营销总监刘雅君介绍,平台目前已收录该社自1979年至今的8000余种书,同时做到了资源实时更新,以满足建筑领域不同层面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平台中所有内容均为自有版权,可满足读者的深度阅读需求。“平台的阅读体验良好,我们的服务目标是从B2B向B2B2C的方向努力。”刘雅君表示。

  随着对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理念认知的加深,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出版单位与图书馆的共同目标愈发明确:把恰当的资源以恰当的方式推送给恰当的人,让使用者以最便捷的方式,无门槛地获取所需的信息。

51.jpg

  数博会上,市民正在四川教育出版社展台体验“高品质教育数字化解决方案”项目。该项目将VR、AR、3D视频、AI和大数据等技术综合运用于K12教学阶段。

52.jpg

  “现代纸书”是数传集团打造的具有交互功能的现代出版物。图为市民在数博会现场了解“现代纸书”相关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