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市场政策

人民币70载:面额从12种到8种 从打雨伞印制到车间恒温恒湿

时间:2019-03-19 10:08:20来源:上海证券报
  时间拨回至1948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亟须一种统一的货币替代原来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区货币。在艰苦技术条件下,老一辈人民银行人积极完成了第一套人民币的印制。

  “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结束了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并在新中国建立初的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副局长李会锋表示。

  到了1955年,解放前通胀的遗留影响尚未完全消除,首套人民币面额过大、单位价值较低,不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纸张质量较差,票面破损较严重。为了改变上述问题,人民银行自该年3月1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1962年,为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商品流通,人民银行于当年4月20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商品经济日益活跃,社会商品零售额大幅度增长。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起,陆续发行第四套人民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对现金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数据显示,1998年全国货币净投放1026亿元,市场货币流通量11204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60倍和52倍。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对人民币的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都提出了新要求。

  据此,1999年10月1日,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2015年11月12日,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2015年版100元纸币,提升了100元纸币的印制工艺与防伪技术水平。

  与第四套人民币相比,第五套人民币的防伪技能由十几种增加到二十多种,主景人像、水印、面额数字均较以前放大,便于群众识别。第五套人民币应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在防伪性能和适应货币处理现代化方面有了较大提高。

  从打雨伞到恒温恒湿

  技术革新工艺精湛

  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局长王信说,第一套至第五套人民币制造、发行成果,是我国统一的货币制度不断巩固、完善的体现,也是货币印制、流通、防伪等机制不断健全的体现。

  1948年10月,华北银行第一印刷局接到印制首批人民币的任务。不料碰上连日阴雨,房间积水严重,工人们就赤脚站在水里工作。因为房屋漏雨,工人们打着雨伞遮挡机器和印钞纸。

  “回想人民银行成立之初,条件简陋艰苦,困难重重,老一辈人民银行人,展现了攻坚克难的坚强意志,树立了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勇于开拓的精神丰碑。”人民银行党委宣传部巡视员、中共金融史编写小组组长马林如是评价。

  第二套人民币的整个设计方案,则由周恩来、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审查。该套人民币设计印制工艺技术先进,除了分币外,其他券别全部采用胶凹套印,版纹深、墨层厚,有较好的反假防伪功能。发行后,人民群众纷纷称赞这套人民币好看、好认、好算、好使。

  第三套人民币继承和发扬了第二套人民币的技术传统、风格。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思想、风格和印制工艺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印钞工艺技术水平和钞票防伪能力。

  在信息化和自动化的今天,第五套人民币已经是高科技的结晶。据介绍,在原材料工艺方面,第五套人民币做了改进,提高了纸张的综合质量和防伪性,磁性微文字安全线、彩色纤维、无色荧光纤维等在纸张中有机运用,并且采用了电脑辅助设计手工雕刻、电子雕刻和晒版腐蚀相结合的综合制版技术。

  上证报记者曾走访北京印钞有限公司,走进生产车间,迎面是“精制国家名片”的标语,墙上的温度计和湿度计显示,这里恒温恒湿。与第一套人民币“打雨伞”的印制环境相比,已是天壤之别。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2015年版100元纸币,更是集高科技于一身,与2005年100元纸币相比,可谓十年磨一剑,新防伪、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