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告别铅与火的年代已经近半个世纪了,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一切没有数字化的都将被数字化,如何将定制生产和传统规模化的制造业连接,如何在传统生产模式中完成定制化的集中生产,如何在上述前提下还要达到规模化的生产成本,是我们关注的问题。现在,我们从当下正在“井喷”中的卷筒喷墨数字印刷加工定价的角度聊聊这件事。 01 数字印刷的定义和特点 行业内大家都知道,数字印刷技术是将电脑文件直接印刷在纸张上的印刷技术。它的特点:一张起印、无需制版、立等可取、即时纠错、可变印刷、按需印刷。它是以电子文本为载体,通过网络传递给数字印刷设备,实现直接印刷。数字印刷的生产方式颠覆了传统的生产方式,首先,数字印刷是全数字信息传输,省去了胶片及印版的在机制版;其次,数字印刷品的信息实现100%可变;最后,数字印刷可以随时随地、远程实现印刷品输出,没有时间空间限制。 因此,从数字印刷的定义和特点,很容易的理解,生产1本书和生产100本、1000本,理论上每一本的价格应该是一样的,但从行业市场各大供应商提供的价格体系看,事实和我们的理论不太一样。 02 POD图书市场的定价体系 市场产品定价策略分析,常规有3种,即成本导向、需求导向、价值导向。规模化的制造加工行业通常采用成本导向的定价方式,书刊印刷市场也不例外,而数字印刷进入书刊印刷领域,除了要参照传统书刊印刷的成本导向,还需要考虑传统书刊原本的加工定价方式。数字印刷需要在一个存量市场中转化成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所以,数字印刷的加工定价需要在纯生产成本之上,选择一个对应的传统市场,目前是按照2000本左右这个定价设置的,即按照传统印刷2000册的定价,倒推数字印刷的定价划分存量市场的一杯羹,同时,数字印刷具有生产效率高、灵活、交货时间短等优势,在传统出版中,因为综合成本的优势并不抵触,慢慢向数字印刷方式上转移。 我们以某印厂为一出版社提供的书刊数字印刷报价为例,大度16开双面印刷,1-99本的定价是0.085元,500-999本是0.052元,1500本以上是0.045元,从成本和数字印刷的生产方式来看,理论上1本和1500本的单价是一样的,但是实际价格约有一倍之差。 03 定价机制在供应链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一直在追求理想,却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作为大众消费品的图书,从终端消费模式看,极少的读者会买两本一样的书,图书以每本的单位进行消费。我们的传统规模生产可以匹配传统库存支撑零售批发、退货的模式。而今,电商销售在这个时代已占据图书整体销售市场的半壁江山。有几家头部专业出版社这几年尝试用数字印刷的方式来完成电商供应链。单一的图书产品最终的消费单价需要与用传统印刷作为供应链的销售单价大体一致或者在合理的定价区间,这就要求用数字印刷方式作为供应链的一本书的生产定价和传统大批量定价在一个区间内,按照市场情况,传统印刷占图书定价的15%,而数字印刷由于没有库存,生产刚需产品,定价可以上浮,但需要控制在30%之内。举例说明,某出版社,每天电商下单产品500种600本,部分品种会重合,按照每本书15个印张,每个印张0.4元的定价,加工600本的总加工产值是3600元,每个老板看着这个数字都知道无法盈利。但是如果按照0.085元以上的单价结算,超过了图书的定价,这本书的发行也就失去了意义。 04 影响数字印刷1本和1000本定价的因素有哪些? 定制化的单本生产到定制化的批量生产,单位成本没有变化,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最终的产品成本?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原因。 第一,图书的产品化问题。不论是印刷服务还是其他制造业,定制化的基础是标准+定制,标准化是产品的基础,数字印刷可以解决从文件到纸张的问题,实现一键生产。图书行业中,常用开本少则几种,多则几十种,常用纸张近10种,按照这样的组合方式,很难把不同规格的文件进行集中生产。如果实现不同数量下的定价一致,一种方式把图书进行标准化,另一种方式,在海量的规模品种中分类,实现局部的标准化,目前,这也是数字印刷的标杆企业英格拉姆的操作方式。 第二,文件标准化的问题。我国的图书的规格很复杂,有些软件的版本上下不兼容,传统印刷厂,基本通过手工和校对来处理书刊文件。500种图书,每天一个熟练的排版人员能够处理10本书,需要50个人,人工成本已经远远超过了加工产值。数字印刷单本定价依托于文件数据的标准化成本。 第三,数字印刷的生产设备。市场主流的数字印刷生产设备可以分为激光设备和喷墨设备,激光设备作为做批量生产,从生产成本和生产持续稳定性都有一定的限制。而目前市场中大热的卷筒喷墨,产能大、上机换纸时间较长、灵活性相对差一些,但在国外,海量产品下,专机专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另外,单张纸的喷墨大幅面设备,未来可以在产能和成本达到平衡。 第四,流程建设。数字化生产需要数字化系统做支撑,市场上最普通的460mm幅面的印刷设备,每分钟可印刷1400P,数据处理量远高于传统印刷。文件处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订单管理系统等多系统,在传统印刷中可能是锦上添花,在数码印刷时代却是雪中送炭。 在数字化的道路上,消费急速变化的今天,数字印刷的未来可期。数字化的道路不仅仅是投资,更是精细管理和产业链优化的共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