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二是强力推广。出版社高层对数字印刷推广达成共识,通过内部补助等方式对小印数如1500册或1000册以下的图书全部采用数字印刷。从实践看,两种“一把手”引领的方式都取得了较好的推广效果。 通过调研数字印刷市场,可以发现推广数字印刷在多方面的预期收益。以化工社为例,2018年教材和科技类图书毛发码洋为6.3亿元。毛发退货率为10%,即产生6300万元的退货码洋;退货报废率约为80%,即产生5040万元的报废码洋。其中科技、教育的单黑图书占41%,退货码洋及报损码洋达2583万元。若这部分图书采用数字印刷,理论上退货率几近为零,上述的退货码洋及报损也将全部归零,按20%的成本率计算,每年可节省资金516万元。此项资金按年收益率3%计算,每年可增收15万元。 减少仓储费用方面,化工社库存2年以上的图书基本一个品种占一个台位,占地面积约2997平方米,仓库租金为每天1元/平方米。如每年仓储品种减少,可减少租金约109万元,以3%理财收益计,可收益3.2万元。随着库房面积降低,预计每年节省人工费用40万元。减少备纸占用资金方面,化工社小印量图书用纸材料有一定集中度,1000—2000册图书95%以上用纸为60克或70克胶版纸。如全部转为数字印刷,60克胶版纸备纸费用约560万元;70克胶版纸备纸费用约195万元。按4个月备纸周期算,可节约备纸费用约251万元;按3%理财收益计,可收益2.5万元。 去库存方面,若实行数字印刷,库存3年以上的单黑品种可基本消失。2018年化工社3年以上的单黑库存(教材、科技类)码洋约9500万元,约占库存码洋的21%。按20%的成本率计算,可减少占用资金1900万元,以3%理财收益计,每年可一次性收益57万元。 根据以上预期收益,可反推传统胶印和数字印刷的平衡点。传统胶印图书入库后,一般会在当年甚至2—3年后完成发货和销售。因此,传统胶印图书通常会占用库位、固定资金及发货、退货、报损和库存滞销报废等。测算假定条件是以16开平胶膜、15印张、70克正文单黑印刷图书为标准本,纸价为192元/令。数字印刷按800册、600册、600册分3次印刷完成,传统胶印按2000册一次性印刷入库。可测算出,直接印装成本中,数字印刷成本比传统印刷成本高1590元。 在传统胶印隐性成本中,若图书库存2年,成本资金将多占用约6084元,按每年3%理财收益计,2年共增收365元;2年仓储费为775.62元;报废率按8%—10%计算,直接印制成本损失1122元。综合计算,传统胶印2000册、库存2年的实际隐性总成本为13258—13482元,高于12810元的数字印刷累计成本。 目前,科技类、学术类图书首印数大都在2000—3000册。如果将2000册图书全部转为数字印刷,或在数字印刷成本降低、其隐性平衡点提高到3000册后,试想数字印刷未来的市场会有多大。 数字出版大潮下汇聚成河 从目前行业发展看,数字印刷还需解决印刷质量标准、纸张标准及市场开源节流的问题。 数字印刷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迅速,数字印刷生产标准尤为重要。出版物印刷文件在出版社完成后,进入印刷单元。印刷文件经过再次运算,会产生各种溢出问题。印刷表观质量、色彩再现能力、阶调复制效果及图像分辨率都需要有统一标准,才能够保证同一文件在不同厂家、不同设备上印刷输出时的印刷效果基本一致。 同时,随着市场上数字化印刷机数量增多、生产效能扩大,用纸量也在增长。大多数字化印刷机对纸张性能有特别的要求,但实际仍以传统印刷的纸张居多,容易造成同一型号印刷机在不同纸张上表现出不同的印刷质量,给数字印刷推广造成一定阻力。 近几年来,国产数字印刷设备不断加大研发和制造力度,印刷设备制造成本下降很快。配套耗材如墨水成本呈阶梯性下降。数字印刷纸张受制于生产规模,价格虽较高,但也有下降空间。现在需注意的是,生产设备快速增加已带来产能过剩,从宏观调控来说,市场开源节流迫在眉睫。 总体来说,数字印刷是出版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是推动按需出版前进的必然方向。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未来的数字印刷并不是简单的替代传统胶印。数字印刷未必都是按需印刷,传统胶印也未必不是按需印刷。在数字信息时代,面对数字出版大潮,数字印刷正激流勇进、汇聚成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