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标签技术

In the know,On the go——小议太阳杯评比中的印刷质量特点及其原因

时间:2017-07-05 11:28:51来源:科印网作者:蔡成基
  无水胶印

  无水胶印利用印版着墨区与非着墨区的表面张力差异,使特制的油墨在高表面张力区域润湿铺展,在低表面张力区域收缩,以致于不上墨。因此无水胶印没有水的干扰,也就没有了水墨平衡的梦魇,网点很完整,真正可以获得结实饱满的赞誉。

  但是放大镜下观察到的网点图像并非永远都完美无瑕,我们还是可以看到网点边缘不光洁,有毛刺,甚至可以找到横亘在线条上多余的墨线。这是因为无水胶印工艺中有温度控制这一环,若控制不当,照样会出问题。无水胶印的温度控制主要针对油墨的流变性能,或换一种说法,针对油墨在温度变化以后的黏度和黏性变化。所以无水胶印无色差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无水胶印只解决了传统胶印因为水墨不容易平衡造成的色差,但没有解决浆状油墨通过墨斗间隙变化以及各墨辊传递油墨过程中因剪切和温度变化造成的墨量传输变化,因此胶印色差的两大原因解决了一半,效果是有的,但无法彻底解决。

  综上所述,判定凸印质量的关键点是网点平复性和形变烈度,评判柔印质量要从能否渐变到零而无硬口入手,评价胶印质量要看网点的完整性与平服性,判断凹印质量好坏要看暗调是否并级、从哪一层次并级……其实,还有一个色差问题也不得不谈,但由于送评的作品都只有几张,评委们是无法做出色差评估的,因为没有基本样张做对照。因此,无论胶印、柔印、凸印、凹印、网印或数字印刷,评比中都不会牵涉到色差问题。即使我们从理论上已经能推算,柔印控制色差的能力最强,因为有网纹辊;凹印次之,因为有油墨黏度变化;胶印与凸印差不多,以为墨路相仿,甚至采用同一种油墨;数字印刷至今也还未彻底解决色差问题,印5000张就要重新校准的真正理由至今没有公布。同样,凹印的刀丝,柔印的堵版,或称ink fill in,除非是很明显的,一般也不作评述,因为样张太少了,不足以全面评估。

  上述评估是否过于苛刻?或者要求的内容太过深奥,变成学院派?这是笔者在结束本文前想补充一点的。今年3月跟科印传媒标签技术事业部的年轻人走访西南标签市场,有个感觉是,该地区标签印刷市场过于迷信经验,而忽视了应该指导经验的理论,跟着感觉走的特点很明显。有些在华东、华南标签市场已经很成熟的技术理论及其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在西南市场则好像是第一次才听到的新技术。其实西南市场的不少技术骨干都是从华东、华南回归的,只是当年掌握的只有局部的经验,缺少完整的理论,因此面临新的市场特点时就很难正确地分析,很难说服自己也说服别人。

  笔者以前也遇到过类似案例。笔者曾担任过金光杯印刷大奖赛的首届评委,该大奖赛为胶印书刊设了两个奖项,一个是单张纸胶印奖,另一个是轮转胶印奖。评比时提供的是已经装订完成的精美画册,找不到套准用的十字线,也找不到印刷时贴在印张边缘的测试条。作为评委,总不能凭送评单位自己说什么我们就来评什么,笔者当时就是用100倍放大镜来观测的。单张纸胶印与轮转胶印在网点细节上很难区别,但从深色边缘的叠色误差上还是能区分的,单张纸胶印套色很准,多色相叠处套印误差小,而轮转胶印相叠处的套印误差较大。仅凭此一条,就能将单张纸胶印产品与轮转胶印产品稳稳分开。笔者的评判理由是:单张纸印刷时纸张在前规和侧规作用下稳稳停住,然后才压印,只有一个运动;而轮转胶印是在纸张匀速传输过程中进行压印,是两个运动的合成,是相对运动,当然误差会大些。以印刷机基本理论为支撑的经验当然不容易出错,也容易取得评委们的共识。

  标签印刷企业的规模同出版印刷企业与包装印刷企业相比,确实比较小,要把经验提升为理论,当然也更困难些。但是,在基本理论、基本常识的基础上总结我们的经验,不是不可能做到的。我们在“太阳杯”亚洲标签大奖的印刷质量评比中所依据的基本理论,无非是机器结构、油墨特点等传统知识点,并没有新的知识结构。

  回到本文题目中的口号:in the know,on the go,这也是一些标签印刷企业前几年就已经开始在做的事,既然同行可以做,我们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