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标签技术

“新零售”与“黑科技”

时间:2018-05-16 14:00:29来源:科印网作者:冯梦珂

  2016年10月“云栖大会”,马云正式提出“新零售”的概念,他指出:未来30年,“电子商务”很快将被“新零售”取而代之,未来将是线上线下与现代物流融合的“新零售”战场。“新零售”概念仅出现一年多,但这个万亿战场上的各路大军早已初显锋芒,“黑科技”势力也不断涌入,“智能仓储”“智慧物流”“无人超市”等不断涌现,那么,时下“新零售”有哪些最新玩法?谁又是其中的高能玩家?

  智能仓储与物流

  “新零售”时代来临,仓储物流的智能化成了供应链创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传统模式里,仓储主要有三个环节:打包、称重、速递的交接,配送的环节主要是揽收、称重、发运。由于整个链条比较复杂,不少大型物流、电商企业纷纷开始打造智能仓储与物流中心,这种模式能够节省仓储成本和运输成本,提高存货周转率。

  其实,早在2012年3月,亚马逊就以7.75亿美元现金收购了自动化物流提供商Kiva的机器人仓储业务。通过这次收购,亚马逊拥有了能够举起3000磅货物的机器人,至今在美国已有超过15000台Kiva机器人在亚马逊的配送中心工作。用户下单后,系统会对Kiva机器人下达拣货指令,算法将为其规划一条可以取到所需货物的最短路线。Kiva机器人作业效率要比传统的物流作业提升2~4倍,每小时可跑30英里,准确率高达99.99%,大大减轻了人力劳动,并大幅提高了仓储效率。

  而在2014年10月,京东“亚洲一号”智能物流也已经投入使用,“亚洲一号”是京东自建的全亚洲建筑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现代化智能物流项目之一。“亚洲一号”在商品的立体化存储、拣选、包装、输送、分拣等环节大规模应用自动化设备、机器人、智能管理系统,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率。如今,京东的“亚洲一号”已经从当年的上海1座扩展到上海、广州、武汉等八大城市共计9座,覆盖全国,未来五年,京东物流还将在全国30多个核心城市陆续建造“亚洲一号”。在上海“亚洲一号”中,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高达24米,存储效率是普通存储的5倍;存储量达6.5万托盘,能够以高密度存储的方式,充分利用存储空间。该系统囊括了货到人系统、巷道堆垛机、输送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和库存信息管理系统。

  阿里巴巴在国内电商市场的份额向来是一骑绝尘,据悉,阿里现在平均每天要配送数以万计的包裹,如此庞大的数据,靠人工去完成不仅效率低,而且运营成本太大。阿里已经启动了“菜鸟网络”工程,志在提升物流效率。不久前,菜鸟网络打造出全国首个“电商机械臂仓”,用“机械臂”来搬运成箱的电热毯、电暖炉等沉重商品,尤其是,菜鸟的“智能机械臂”效率堪称神速,一个小时能搬运1000件商品!

  前段时间曝光的智慧仓库也足以吸人眼球,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下单后,仓内即时获得订单信息,并形成一个条码。该条码被贴在快递包装箱上,箱子就开始进入自动化轨道。轨道沿线设有扫描装置,通过扫描箱子上的条码,识别需要拣选的货品位置,来引导箱子的运行轨迹。快递包装箱到达指定货架时,会从动力传送带上弹出,拣货员扫取条码,其身后货架的电子屏就会亮灯,并显示需拣货品的数量。装上货品后,箱子回到传送带。这样箱子一路运行下来,到达出口时,订单所需的货品就都在里面了。自动化就像给快递包装箱装上了眼睛和双脚,能指引它们自己去拣选货品。这样一来,仅需在条码复核、分拣机监护等环节投入人工,货品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七个环节可一体化集成,效率至少提升30%,拣货准确率几乎可达100%。

  不仅仅是各电商平台纷纷发力打造智能仓储和智慧物流,传统的快递企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打造更优质、更快捷的物流配送,如顺丰利用机器学习等技术,提升业务量预测能力,能真正将快件量的预测提升至城市、行政区甚至到每一个派送网点,并通过智能终端、智能语音、智能仓储、智能地图等手段打造全数字化物流管理和监控;韵达速递则成功研制“神行者”智能运力管控平台,通过车辆的GPS定位以及韵达司机APP的操作系统,实现对车辆行驶状况的可视化管控,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提前测定快件的流量和流向,了解各网点的揽派数量,并根据各网点的揽件情况,通过采取快件路由实时调整等方式确保网点运行畅通。

  无人超市

  随着缤果盒子、淘咖啡进入运营阶段,以及各种品牌的无人超市相继出现,2017年下半年无人超市、无人零售成为国内的新一波风口。从目前终端识别商品所用的技术来看,市面上的无人超市基本有三种技术形态:第一种是利用纯计算机技术实现无人收银,第二种是基于RFID射频标签识别技术,第三种则是通过扫描二维码来实现自动付款。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