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印刷在升温但远未到挣钱的阶段

时间:2016-03-30 08:57:48来源:科印网作者:潘晓东
 从设备供应商的角度来看,当下企业拥有的数字印刷机的总产能已经大于数字印刷市场需求,数字印刷机销售相对迟滞,拓展庞大的短版图书印刷市场理所当然成为设备供应商的目标。2015年5月,柯达公司继马来西亚之后,在南京组织了亚洲地区第二场出版业研讨会,试图借江苏凤凰数码印务有限公司的成功案例进一步推动按需印刷的发展。何况近几年,数字印刷机在印刷质量与印刷速度上都取得了不小进步,读者已经欣然接受由数字印刷机印刷的黑白类图书。

  从出版社的角度来看,数字印刷运用于图书的短版印刷是一种趋势,美国就是典型代表。虽说数字印刷的单位成本依然高于传统胶印,但考虑到图书的预造货占用的资金成本以及因为图书销售不畅带来的报废损失,结论可能就发生了变化。何况企业现在涉足图书按需印刷,既能引领行业发展之先,成为新工艺的弄潮儿,又有可能获得政府补贴,在这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何乐而不为呢!

  有人算过一笔账,传统出版发行方式中,按码洋计算的图书销售收益很大一块落在书店的口袋里,这是因为书店以实际销售量同出版社结算,属于代售方式,书店并不承担任何市场风险,前期投入完全由出版社一方承担,书店的购书资金都在售出后再行支付。而改为先由读者下订单再按需组织印刷生产的方式后,虽然印刷成本确实高了,但原本被书店占有的利润现在却百分之百地落在了出版社的口袋里。两者相比较,采用后者,出版社反而赚得更多。因商业模式改变带来的利润理所当然让出版社心动,何况眼下还是按需印刷市场发展的初始阶段,待到蔚然成风,岂不硕果累累。

  如果说是上述动因触发了出版社投资数字印刷的热情,那么现实还是残酷的。至今为止,除知识产权出版社等个别出版社外,大多投资数字印刷的出版社还处于难以实现盈亏平衡的阶段。好在相对于传统胶印机的巨额投资而言,入门级的数字印刷机的投资额并不算太大,而且因为数字印刷机的智能化程度高,因此对员工的要求也不多,体力劳动强度也不算大,即便出版社现时购置了数字印刷机,因业务量还不足而难以实现盈利,大多数出版社还承担得起这一块新增的折旧费用及人员成本。

  其实2015年,主要还是处于北京这样的全国出版中心的出版社或是以上市传媒集团为后台的印刷企业钟情于图书的按需印刷,按需印刷在国内远未到遍地开花的程度,完全独立核算的印刷企业普遍还处于观望阶段,甚至可以说,只要数字印刷投入出版领域难以获利,其推广就存在难度,因为企业毕竟以盈利为目的。

  出版社从事数字印刷生产有长处也有短板

  出版社从事数字印刷生产加自办发行,虽说延续了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印发三位一体的形式,但改变了建国后编、印、发三者间的关系,既有长处也有短板。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出版社从事数字印刷生产的长处之一是掌握着庞大的内容资源,相对于印刷企业有求于人,他们掌握着选择印刷方式的主动权。江苏凤凰数码印务有限公司之所以能够推动短版图书采用数字印刷方式进行生产,与其母公司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领导的全力支持不无关系。如果出版社是将业务外发给数字印刷企业,出版社未必会同意把节省下来的资金占用成本加付给数字印刷企业。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