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绝大多数印刷品都是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存在质量问题在所难免。出现质量问题,除了分析原因,找出纠正措施外,对责任人进行处罚也是必要的一环。对责任人的处罚形式包括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等,其中经济处罚与员工利益密切相关,可裁量的尺度较宽,为多数企业所采用。本文将结合印品质量处罚(指经济处罚,不涉及行政处罚)的几个关键点(印品质量问题定性、责任界定、处罚金额、处罚流程),为大家介绍中钞光华印制有限公司成立20多年来形成的印品质量奖惩体系,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印品质量问题定性 为印品质量问题定性,首先要确定发现印品质量问题的时间点是在公司内部(内部问题),还是在产品出厂后由客户反馈而来(外部问题)。然后根据印品的类型和数量对质量问题分档,一般可分为“问题”和“事故”两档。其中,每档又分为三级:“一般级”“严重级”“重大级”,根据各印刷企业的实际情况,可只保留其中的一级或两级,也可将每级继续往下细分。 1.两个原则 (1)质量问题“内外有别” 印品一般都有一定的漏废率,即使是质量控制非常严格的人民币,依然做不到零漏废。若在公司内部出现产品漏废,影响较小;但若在出厂后接到客户反馈产品有漏废,影响就大了。此时,如果将内外部质量问题同等对待,即允许出厂产品有漏废,则后果将难以控制,也不利于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最终只会给印刷企业造成损失。 所以,内外部质量问题要区别对待,制定处罚制度的标准也要不一样。比如同样的质量问题,若在公司内部发现,可能会被评定为“一般问题”,但若是外部客户反馈的问题,可能就会被评定为“事故”了。 (2)关注“质量行为” 划分质量问题的等级一般有两种思路:一是以损失金额来定;二是关注出现质量问题的“质量行为”,不再按单一造成的损失金额或影响来定性。笔者建议以“质量行为”来定性质量问题,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发生性质相同的质量问题但处罚金额不同的情况。 2.如何定性 质量问题贯穿于生产前、生产过程、生产完成(产品出厂)三个阶段,内部质量问题一般出现在生产前和生产过程中,外部质量问题一般出现在生产完成后。根据定性质量问题等级应遵循的两大原则,我们就可以定性质量问题了。 生产前出现质量问题,通常是因为生产指令出现错误,一般出现在纸张、油墨、版材、生产单、样张一致性等方面,若在进入正式生产前进行了拦截,虽未造成损失,也应划归到质量问题并进行处罚,这与以“质量行为”为出发点制定处罚办法的思路是一致的,建议问题定性最高不要到“事故”级别。 若进入到生产过程中,由于指令错误或生产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废品,可以根据废品的数量来定性,废品数量多少应根据自检周期数来确定。例如,印刷工艺中规定平张印刷是1000张一检查,印号码是500张一检查,若废品数量是5000张,则平张印刷是5个自检周期,印号码是10个自检周期。那么,相同的废品数量,问题定性不同。反过来说,不同的废品数量,相同的自检周期数,问题定性可能相同,因为发现问题的机会一样。至于哪个数量的废品定性到哪个级别,需要各厂根据自身的特点来确定。 针对生产完成后外部反馈的质量问题,应先根据产品的重要性,再根据废品的类型(严重废、一般废)及数量来定性问题的等级。其中,数量是指绝对数量,而不是相对于自检周期数的数量。 责任界定 通常情况下,责任可以分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及管理责任三种,但在实际界定责任时并不好区分。例如,印刷一件产品,第一遍印刷完成后,第二遍印刷时产品中的一个样张进纸时方向转了180°,使得最终的样张两遍印刷的色彩方向不一致;印刷完成后,人工检查环节的检查人员仍然没有发现问题,让问题产品出厂。虽然这个案例的事实清楚,但在实际处罚时依然不好界定责任。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换个思路。所有岗位的人员都必须遵守岗位职责,若出现问题,就是职责未履行到位。就上述案例,印刷岗和检查岗都出现了疏漏,都是案例的直接责任人,都需要对此事负责。 对于管理责任的界定,建议根据质量问题的性质来定性,即在制度中明确写出达到何种级别的质量问题应付管理责任(包括部门级管理责任和厂级管理责任)。另外,因制度缺失等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也应追究管理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