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钞光华的印品质量奖惩体系

时间:2016-09-19 14:29:08来源:科印网作者:高庶勤
  处罚金额

  处罚金额的实际数目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定,需要考虑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员工的实际收入水平以及与质量奖励间的平衡关系等。这里所说的处罚金额并不是指具体的数值,而是指处罚金额的基准。

  就责任界定中的例子来讲,虽然印刷岗与检查岗的人员都是直接责任人,但大部分印刷企业的印刷岗人员的收入高于检查岗人员的收入,且不同岗位的人员承担的职责不同,因此对不同岗位的人员处罚相同的金额是不合理的,应以岗位工资作为处罚基数。其实,每个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在确定岗位工资时,已经评估了该岗的技能要求、劳动强度以及应承担的质量风险等,以岗位工资作为处罚基准是将质量管理与公司人员管理的统一。

  设定处罚金额时,从“问题”到“事故”,每档、每级质量问题间的差距应逐渐加大,例如从严重质量事故、一般质量事故、严重质量问题、一般质量问题处罚金额可以定为7、3、1.5、0.5倍的岗位工资。当然,具体倍数要根据各企业岗位工资的实际情况以及可承受范围而定,对企业有较大影响的质量问题,要从重处罚,起到震慑作用。

  以上针对的是通常情况下的处罚,但若后果比较严重,如导致订单丢失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等,则需增加可裁量部分。所以,在制度中需增加诸如“如果质量问题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对公司造成较大损失或产生严重社会影响,可另行追加事后影响处罚,处罚金额最高不超过5000元”这样的规定。这个不定量的处罚金额可以给出一定范围,但要明确行使裁量权的人员和流程,避免徇私舞弊。

  处罚流程

  质量问题若是达到了事故级别,通常处罚金额较大,涉及人员也较多,并且可能涉及追加事后影响的不定量处罚的状况,因此质量事故由谁来处罚、处罚流程是否公正在处罚办法中尤为重要。处罚流程主要是确定由谁来处罚、如何处罚的问题。

  1.由谁来处罚

  一般以质量管理部门为主导进行处罚,按照调查质量问题经过,确定问题性质、责任人、处罚金额,通知被处罚人,报主管领导批准,交人力资源部转财务部执行的步骤来执行。

  也可由生产部门主导,根据处罚办法(质量管理部门制定)调查经过、确定责任、报质量管理部门审核的流程来执行。

  还可以根据质量问题的性质由不同的部门来主导。例如,未到事故级别的质量问题由生产部门主导进行处罚,达到事故级别的质量问题由质量管理部门主导处罚。

  不管由谁进行主导处罚,最后应交由人力资源部转财务部执行,这有助于人力资源部对员工的综合评价。

  2.如何处罚

  处罚的方式很多,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是企业最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建议成立处罚小组来处理质量事故,处罚小组人员由专业人员及不同部门负责人担任,不能由被处罚部门的人员担当,且处罚小组人数应为奇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处理。因形成质量事故会有个性化的因素存在,因此处罚小组人员对处罚金额应有裁量权,这有利于处罚的客观性。

  在处罚流程上,确定质量事故处理结果后,应下达处罚通知单到被处罚人,便于员工提出申诉,同时设置员工申诉处理通道,为员工提供合理表达诉求的平台。处罚制度刚开始执行时,或者制度本身构建的前期数据不充分或者相关支撑制度不健全时,可以由处罚小组人员担任申诉处理小组的人员,以维护制度的权威性;但制度成熟后,处罚小组人员应该与申诉处理小组人员分开,以体现公平性。

  当然,凡事有利必有弊,设置处罚小组和申诉小组,好处是公平、客观,弊端是要牺牲效率。具体是由质量管理部门处罚还是由处罚小组处罚,是否增加申诉处理小组,都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定,包括企业的承受能力、企业的关注点及企业文化等方面。

  处罚制度只有在生产工艺和质量等技术标准规范明确的前提下,才能系统地制定,并根据运行情况适时修正。制度实施前,要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让被罚的人罚得明白。处罚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抓手,而非目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甚至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切忌把手段和目的搞混。处罚制度应与奖励制度相配套,有奖有罚,方可令人信服。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