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经理人》杂志迎来了自己15岁的生日,可喜可贺。毫无疑问,这是一本迄今为止国内业界影响力最大的专业期刊。 这15年,既有印刷业蓬勃向上、新事件新人物层出不穷的时期,也有因为全球经济萎靡、企业不得不升级调整的时期。但无论是在经济向好还是严峻下滑的时分,《印刷经理人》都能给我们正能量,或是市场变化的信息、或是企业改制的经验,甚至是摄影作品和外出观感,陪伴着那些禅精竭虑在一线奋斗的经理人,共同创造与见证着中国印刷业发展的一段历史。 《印刷经理人》的成功,当然是因为她每月一期地为众人奉上一份耐读、给人以启发的纸质刊物。由王丽杰负责撰写的栏目——“编者的话”,虽说篇幅所限,文章不长,但由小见大、从现象入本质,总能让人学到一些新知识,触发一些新思考。今年6月那期《个性化的新推手》,就从奥利奥推出定制音乐盒这一事件,引申出“新零售时代背景下,品牌商与第三方平台对个性化需求不遗余力的场景挖掘与需求满足,为个性化印刷与包装带来了新市场与新商机”。我们可以看出:荣升科印传媒总编、得照顾手下多种刊物与网络平台的这位杂志社老主编没有信手涂鸦,而是继续在认真地学习、思考,希望能为读者奉上有益的心得。 2013全国印刷经理人年会上,潘晓东老师(左)担任观察团嘉宾
当然,令人翘首以盼希望读到的栏目还有“特别报道”,选题新、抓得准,组题形式也显多样。“生活”栏目则涉足广泛,活泼生动,反映的是印刷经理人的喜好与丰富多彩的生活。 杂志的成功更因为编辑们以推动行业发展为己任,没有停留在纸质刊物上,敢于去做以往刊社并不涉足的事,而且经过15年的培育俨然都已经成为手中的拳头产品,影响着整个行业。这包括每年举办的印刷经理人年会,包括每年准时推出的“中国印刷包装企业百强排行榜”,为行业的发展推波助澜。 15年间,我虽然只参加了部分年会,但给人的感觉每次都有新意,从数据分析到邀请有分量的嘉宾演讲,拓展印刷人的视野;从大会集中交流发展到多主题的小会讨论,各抒已见,各取所需。近年,伴随着形势的发展又组建起印刷包装经理人俱乐部,首次组织参观山东红领服饰,成衣业的个性化定制引发业内巨大震动。 《印刷经理人》杂志推出的、已经坚持了15年的全国印刷包装企业百强排行榜,对于了解行业现状、观察发展趋势的作用不容小觑。即便是榜单,编辑部也在与时俱进,努力加以改进,这几年新增的“主要经济指标排行榜”和“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企业目录”就是一例,帮助企业认清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确定下一步的工作目标。自2011年起,刊物还在每年的12月推出创新十强,为那些在创新路上做出特色的企业摇旗呐喊,发扬光大。在办刊路上,每走出新的一步都需要勇气,更需要付出。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5年时间里,编辑部人员在流动,但倾力办好刊物的决心从未改变,自我加压成了传统,总想把工作做得更出色些,希望给印刷人更多的帮助,这是值得称道的。 如果说对杂志还有什么希望的话,那就是她也应该有自身的立场,敢于就行业问题发声,敢于反映行业的实际状况,这与坚持正确导向并不矛盾。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看到微信群里1篇《新京报》记者陈杰的文章,讲述挖掘真相的困难,为那些无法刊发的新闻感到惋惜。但他关于“可以不报道,但是我不能够停止记录”的态度令人欣赏,这也是每个有担当的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充当行业的领跑者除了需要勇气,有时也要敢于承担风险,只要问题是抓得准确的。 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建议编辑部注重办好“专栏”,多发表一些事关行业可持续发展想法的文章,即便存在着一些不同的意见,有可能发生争论,这总比万马齐喑、舆论一律要强,何况真理总是越辩越明,至少也能帮助企业家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预防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与弊端。这几年,反倒是《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大牌媒体敢于针砭时事,针对某些现象提出种种诘问。今年第6期杂志刊登阚雷的文章:《跑了1135家制造企业后,终于明白他们是怎样把自己玩死的》就很有可读性。编辑部唯有代表企业家发声,才能赢得更大的尊重。 在互联网充分施展能量的时代,纸媒的日子不好过,在经济萎靡时期就更是如此,杂志社毕竟还得自我维持,但作为读者,还是希望杂志社在维持正常开支的前提下,注意处理好正文与广告间的比重关系,读者毕竟更多的是希望看到精彩的内容而非太多的广告。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社会在进步,刊社在成长,不少走出校门步入杂志社的青春少女现在都已经成了孩子的妈妈,但是伴随着年岁的增长,她们的阅历也在增长,办刊经验更趋丰富。鉴于她们涉猎的面更宽更广,对行业的了解一定程度上要胜于更多的业内经理人,我们希望她们再接再厉,在中国争取2020年步入世界印刷强国的过程中,在迎来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的过程中,更多地展现印刷经理人的风采。 多彩的世界一定少不了印刷的陪伴,少不了《印刷经理人》的陪伴,我们期盼《印刷经理人》在已经出彩的基础上做得更为引人入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