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印刷经理人

抢抓新窗口机遇期 夯实融合创新成果 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时间:2018-04-08 11:17:20来源:科印网作者:刘晓凯
  (二)科技创新赋能、产业提质增效

  调结构、促升级是自我革命、是痛苦的选择,我们为此牺牲了增速和扩张,但却赢得了饱满的内涵质量和发展动力,呈现出科技带动、融合创新、资源聚集和“黏性”增强的可喜态势。一是技术革新加速。近两年,印刷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创新研发明显加速,数量之多令人目不暇接,着眼于绿色化、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目标的结构升级、节能降耗以及化解人力成本压力等重大项目研发此起彼伏。去年德鲁巴展会上发布的新技术新装备,有些现在就在我们的企业里落地开花,去年上海全印展上发布的新设计新方案,有些已经转化为企业的竞争新优势,融合创新、转型升级展现出的市场优势和竞争活力在极大地改变着产业的传统形态。二是企业技术装备更新加快。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今年的市场需求,有一半是用于老旧设备的更新换代,这体现出市场需求适度扩大的良好迹象。智慧印厂建设呈现加速趋势,鹤山雅图仕、上海龙利得、江西新华等一批企业已完成或正在进行智能化改造,这在国家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中也处于排头兵的地位。三是数字网络技术应用极大提升。ERP、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策划设计、生产流程、经营模式的深刻变革。据一些企业反映,实施网络化改造后,提高了20%左右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疏通了市场链条,新动能新动力培育成效显著。四是资源配置效率有效提高。产业得以“瘦身健体”,技术投入得到增强,内生动力回升。虽然企业数量和劳动力投入数量有所下降,但主要经济效率指标却得到小幅上升。2016年,印刷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为37.4万元,比上年增长5.5%;印刷企业平均资产为1272.4万元,比上年增长6.5%。总的来看,印刷业供给端和需求端正协同发力,与上游的融合渗透机制正在构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显,一个活力迸发、动态平衡,优势聚集、良性循环的现代市场经营态势正逐渐形成。

  (三)新旧动能转换、发展空间拓宽

  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互联网+”战略的有效实施,印刷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产业一体、互联共享,产能交互、协同创新的动能创新路径正在形成。一是数字印刷迅猛发展。2016年,我国数字印刷对印刷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60%,个性化包装、商业广告印制、按需出版等领域异军突起、堪为典范。比如,在按需出版领域,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有超过30%的出版物实现了按需出版,初步实现了去库存、降成本、调结构的供给侧改革目标;在个性包装领域,个性化文创和包装产品市场迅速扩大,市场结构有效调整,仅阳光印网就在提供着1500多种文创产品。二是融合创新逐步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印刷企业坚定文化自信、唤醒文化自觉,挖掘文化资源,整合上下游、利用网上网下,一大批文创产品、AR图书、新型材料、防伪技术等受到市场热捧,一些印企已突破传统的行业定位,融合特征显著增强。三是“互联网+”创意无穷。“互联网+印刷”已经走出创意阶段而真实地服务于全行业,在冲击、改造和融合着传统运营模式。上半年,我在湖南调研时就发现,当地一家小型电商网络平台就可以给很多家大中型印刷企业提供其50%以上的市场订单,延伸了服务价值链,全方位生产效率得以提升。而这种变化仅仅发生在近3-4年间。今年以来,电商平台今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举个例子,全国网上书店销售金额,去年到今年出现了重大下降,2015年增长50%以上,而2016年仅仅为3.6%,有人分析这是“断崖式”下滑。我觉得,这对我们正在异军突起的印刷电商平台也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网上书店经过多年的发展,营销路径、营销模式已经完全成熟,但是新的消费方式的出现又有着重大的冲击。目前,电商平台还有几大问题解决不了,一是流量的“天花板”和“最后一公里”,二是物流和仓储成本难承担,三是实体书店对网上书店销售产生的分流。好多网上书店正在积极布局线下实体书店建设,当当网目前已经建设了300多家实体店,预计3年内要建设1000家。网上的销售模式解决不了“最后一公里”,实体店具有现身体验、亲近感、交流和互动的优势,这对我们刚刚兴起的印刷电商平台的建设具有很好的启示。我们要正确分析电商平台的发展趋势、发展模式,正确探索印刷电商平台的发展路径。特别是随着阿里巴巴等电商进入印刷电商市场,新兴模式和营销渠道一定会得到进一步扩大。四是市场细分拓宽崭新领域。少儿图书、个性包装、商业印刷、塑料软包装、打印喷绘等领域新的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原有传统市场需求被重新梳理和激活,个性化、条块化、深度化经营使一些企业重现活力。2016年,我国少儿图书的总印张比上年增长33.7%。近年来,企业专注某一领域、“一招鲜吃破天”,实现快速发展的生动案例不胜枚举。

  (四)良好环境渐成、竞争规范有序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集中推进、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放管服”持续深化,事中事后监管有效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扎实推进,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增强了产业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一是政策环境不断改善。通过财税体制改革,中央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力扶持印刷业改革发展,近四年来,印刷业共获得中央财政约6.5亿元扶持资金;全面推开“营改增”,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印刷业原来实行的13%税率今年起将改为11%。通过金融体制改革,近两年来,有37家印刷企业在A股和新三板上市,企业融资渠道极大拓宽。“十三五”期间,随着“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和国家对创新驱动战略的大量投入,印刷企业的“存在感”、获得感将不断增强。二是行业监管不断加强。印刷业监管更加规范,制度化、精准化程度极大提升。今年以来,总局党组全面部署迎接十九大印刷复制发行专项行动,开展了两次集中清查和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监管等3项专题整治。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各地共对300多家违规企业给予了罚款以上的行政处罚。三是“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2013年以来,在印刷业管理方面,已取消下放5项审批事项,取消了企业设立对注册资本和厂房建筑面积的具体要求,进入门槛不断降低,公平程度有效提升,激发了社会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尽管近几年产业调整强化,但印刷企业的设立要求相比其他产业仍保持较高水平。2016年,全国新设立印刷企业3356家,比上一年增加109家。即使这样,还是有些够条件的企业没有申请成功。这其中,有我们各级行政管理机关的问题,服务能力不高、责任意识、担当精神不强,现在是主要问题。为此,我们将抓紧整改,保持和发挥好行业的发展积极性。同时,国家工商管理部门推进的“多证合一”、解决“万里审批图”、打通“最后一公里”等有效举措,也使企业创新创业的制度性成本得以降低。

  抚今追昔,我国印刷行业沐浴改革开放春风蓬勃壮大,如今整体规模已跃升为全球第二位,印刷能力覆盖各领域、印刷质量堪与发达国家比肩;登高望远,印刷产业改革发展又逢融合创新重要“窗口期”,产业内生动力机制和外在发展条件发生着快速、深刻的急剧变革。机遇难再、机遇转瞬即逝。抓住“窗口期”图新变革,扭住新机遇积淀动力,顶住压力、咬紧牙关,就有可能奠定未来优质高效、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在此,我们与在座各位同事和全行业同志们共勉。让我们携手努力,以又严又实、又新又准的举措,推动行业持续健康稳固发展。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