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的出版人有一个忧心的话题:印书越来越难了。印刷厂已不像以往那么容易合作,开始挑活,开始提价,开始要求缩短账期,原来免费的加工工序也开始计价收费。即便如此,有些活件尤其急活还是不易在京落地印刷。有出版类媒体分析,“印书难”可能会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北京出版业最头痛的话题之一。 北京今年突现书刊印刷产能尤其黑白印刷产能短缺,主要来自两方面原因: 其一是“疏解”。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是北京市转型发展的核心战略,2017~2020年4年间,“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会在全市范围内强力推进。例如,在中小书刊印刷企业聚集的马驹桥镇,今年8月迎来了清理风暴,对“存在无证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异地经营等违法行为的企业”“证照齐全但无环评审批、验收的企业”,要求于8月4日前全面停产停工,并于停产停工后10日内全部退出。此次清理,导致一批印刷企业关停退出,北京书刊印刷产能瘦身。 其二是“环保”。一周前,北京市公布了第五次修订的《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与前版相比,制造业企业停产限产的标准由橙色预警提升到黄色预警。而随后公布的《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工业分预案(2017年修订)》中,市级空气重污染应急企业名单相比去年一次性增加了500余家,总数达到712家,其中印刷包装企业有100余家,多家书刊印刷企业在列。这意味着,越来越少的能印书的企业,还会在日常运营中面临限停产的可能,北京可承接的书刊印量和交期,又会因此打上折扣。 一直饱受低价、恶性竞争之苦的书刊印刷企业,如今可以挑活做,可以有一点点的话语权,不禁让业内人畅想,是否印厂地位就此扭转,由乙方变身甲方,再现上世纪80年代扬眉吐气的光景? 依笔者看来,答案并不乐观,此一时非彼一时也。上世纪刚刚改革开放后的书刊印刷市场,印力严重不足,处于全国性的供不应求状态;而当今的印力紧张,只是地域性的,尤其集中在北京——这个出版资源最集中,却因环保治理、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而导致产能紧张的地区。 因此,北京现象,带有鲜明的地域性、阶段性特征。如何应对?在京企业,活着、留下来成了最要紧的事,活着就意味着活源和机会,而能在活下来的过程中优化客户结构、强身健体,就更有了长期活下去的资本。临近区域企业,积极承接产能,可以变成战略性目标,据称山东已有企业开始拓能动作。而对具备资金实力、开始全国布局的大型企业集团而言,北京区域性市场的动向也可成为其调整战略布局的一个考量。 只是,北京书刊印刷市场的变化,是有窗口期的。供需再平衡需要时间,但供需也会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再平衡。在有限的窗口期能否获取商机,各家的反应速度很重要,战略视野也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