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印刷业互联网创新节的会议基调:理性反思,对标求证,谨慎前行。 “不要迷信模式,成功公式不存在”“不要迷信互联网,它只是工具”“不要幻想一招鲜,没耐心别创业”“不要折腾得忘了自己”……这些掏心掏肺的话,是印刷侠CEO钱贵昱面对台下听众的谏言忠告。3月底,北京,钱总对自己10年印刷电商创业历程的总结,也如实映射出第六届中国印刷业互联网创新节的会议基调:理性反思,对标求证,谨慎前行。 两天一夜的年会,除了雄论与激辩,还公布了科印印刷网互联网数据监测中心对印刷电商发展的跟踪统计:2017年各类互联网印刷平台、企业接近450家,有效运营数量约为300家。相比上年公布的400家总量、280家有效运营量,总盘子变化不大。可见印刷电商格局渐趋稳定,头部电商中的佼佼者着力提升集中度,进入深耕细作阶段。 从第一届年会的集体亢奋、纷纷跃跃欲试建平台,到今年第六届的渐趋冷静与务实,年会听众的理性反思与研讨,集中在3大主题:如何认知互联网?在“互联网+印刷”生态下,自己的新定位是什么?如何构建新能力? 首先,互联网已走下颠覆产业的神坛。经年摸索,大家逐渐认识到,实体产业是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互联网是实体产业转型的助推器、加速器。只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才是“互联网+印刷”有序发展的正确路径。正因为此,曾经抱着改造的决心、以颠覆姿态而来的印刷电商,在今天张开了“平台化+专业化”的怀抱,举起“赋能”的旗帜,热切邀约印刷企业的深度合作。 其次,在“印刷+互联网”的新生态下,电商平台与供应链的关系正在重塑,各相关方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确立自己的新价值。以电商生态里的主要角色生产企业、电商平台和门店来看,生产企业的价值,是提供稳定、创新的优质产能;电商平台的角色,是强化连接,实现对上下两端的设计赋能、服务赋能、IT赋能;而门店——这个与终端用户联系最紧密、距离最近的环节,则需充分发挥出流量入口、客户体验方面的优势,协助电商实现线下获客、线上导流的目的。每一方都需要精耕细作,而唯有开放、分享与共赢的模式,才能使供应链上的合作稳固持续。 再次,关于构建新能力,各方的探索已在脚踏实地地推进。年会听会中,主体依然是生产工厂的代表,其中有从产品端发力,主打单品提升生产效率的;有从流程端发力,持续提升信息化水平的;而提升质量与服务水平更是与同行拉开差距的法宝。大家已明确认识到,电商平台提供的是连接和服务,关键还是自身产品和对用户需求的满足。用户会为价值买单,这也是供应链上各角色方长期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向。 明确清晰的定位,脚踏实地地升级,利用好互联网这个连接工具。方向和路径明确后,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创新迭代,成为听众们相互鼓励的关键词。马云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预言,“未来30年,数据将成为生产资料,计算会是生产率,互联网是一种生产关系”。当互联网化的未来日益迫近的时候,作为产业人,对网络空间、对数字经济与其担心,不如担当。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印刷业互联网创新节的参与者们,还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