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中央各报每天会刊登重要领导人物图片,图片原稿由新华社统一提供给各家报社,各家报社再对图片进行分色,真正考验了各家分色水平。为真实还原图片色彩,分色人员应每日关注时事(如新闻联播,关注国家领导人物的衣服颜色),了解原始色。图1中当日国家领导穿的上衣颜色为黑灰色,由于分色水平不一,图2分色后呈现出的颜色为青紫偏红色,通过数据提取发现青、品红油墨数据一致且墨量较大,印刷人员应适当减少青、品红油墨墨量,做出一定补偿,尽力弥补前端分色引起的色相不正,努力接近图1的效果。
图1 正常图片
图2 分色出现色彩偏差
需要注意的是,因油墨制造工艺限制、视觉误差等因素,前端分色人员在分色时应将中性灰平衡数据作为参考——典型的中性灰网点值为50%青、40%品红、40%黄。对广告色彩的控制,也可通过提取数据,再根据灰平衡数据调整CMYK油墨量,优先保证其色彩色相与原稿广告色相一致或相对接近。 利用数据结果,不仅对前端工序图片处理不佳的问题进行了一定修正,也指出了制作工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使前后端工序互补,有效沟通与协调,从而优化了印刷品质。而第一党报《人民日报》,根据自身需求,还建立了相应的报纸印刷质量标准,其中对其报头色彩通过Lab值进行了数据规定,有条件的印厂可以通过密度仪对其进行监控,如图3。 图3 《人民日报》报头
配备印刷标准照明光源 不少同行都有这样的感觉,上夜班时在照明光源下看到的产品颜色与白天在自然光下看到的产品颜色差别很大,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印厂没有使用印刷标准照明光源。因此,建议印厂在购买照明光源时应选择满足印刷标准照明光源色温6500K、显色指数接近100、还原程度高的灯管,使印刷人员在与自然光接近的光源下进行调色。如果光源色温高于6500K,光偏蓝,而显色指数(100为白光)越低,光源颜色就越深,印刷人员在有色光源下调整色彩,结果必然出现颜色差异。 印刷人员应该在日常生活光源、D65两种光源下(非常接近)不停地适应、观察色彩的变化,利用不同角度产生的色彩感官进行综合分析,准确把握色彩色相;同时因爱色丽Eye-One Display校色仪在给显示器校色过程中可检验环境照明条件,如果使用印刷标准照明光源,则可提高色彩特性描述文件的准确率,有助于获得更加正确的颜色。此外,建议车间不定期培训相关人员在印刷标准照明光源下对色彩的认知与掌握。 完善印刷首尾件签样、巡检及抽检制度 除了对色彩控制工具进行调整外,要想进一步确保颜色标准执行到位,还应将产品颜色的检验项目纳入《成品首尾样检验制度》《质量检验记录》,这样便于车间管理人员对产品颜色差异进行控制,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予通过。同时,车间管理人员和质检人员还应加强巡检和抽检,以保证印刷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超出色差合理范围的产品。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使印刷产品的色彩走向控制在印刷色域内,减小色差过大出现的几率,与原稿色彩的匹配达成基本一致。总之,印刷操作者只有多用心、多思考,才能印出高质量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