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市场政策

“制造”和“智造”您到底实现了哪个?

时间:2017-02-09 09:29:07来源:科印网作者:呼啸

  “镂像于木,印之素纸”的传统民间工艺,是中国传统木版年画的印制技法,也是中国印刷术的起源。“镂像于木”为制版,“素纸”为媒,这一传统的因缘结合造就印刷的开始,而四色的分版刻制也就延伸为了今天的CMYK分色制版。

  在机器时代革新的催化下,印刷将走向新的时代。对传统复兴和传统工艺振兴的期待,是在中国社会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下,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形成的共识。百余年来在传统与现代、手工业与机器生产、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之间形成的一系列不可化解的矛盾,仿佛在一夜间冰消瓦解了。

  这是一次思想解放,是从西方崇拜、现代化崇拜和GDP崇拜中解脱而后产生的一种自尊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一次精神觉醒。正如经济新常态不是停滞而是升级,复兴传统文化不是倒退而是进取,重振手工生产同样也不是保守而是创新。这种创新,不是一部分人的主观想象,更不是头脑中一闪而过的灵感,而是以沛然不可遏止的文化内需为驱动,在供给侧政策下形成的一连串自发的探索和实验。简言之,传统工艺振兴,不是简单地扩大产业规模和销量,而是在文化上升格,在产业上升级,两者都是时代的必然。

  我们不缺“拿来主义”

  如今,中国不仅步入一个后工业社会,而且进入了一个大范围资源整合的全球化时代,以及鼓励分散式经营的互联网时代。在后工业时代,包括文创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被期待成为支柱型产业。曾几何时,好莱坞和迪士尼这类大众娱乐工业,被当作文创产业的范本。一时间,遍地都是动漫产业园,满柜台都是文创衍生品。

  但是,无论这样的产业创造了多少产值,它们所满足的都不过是低端文化需求。相对于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的手艺人,设计师在这个时代并不稀缺。全国有2000多所设计院校,会电脑制图的学生多如牛毛。然而,至今仍有不少人相信,振兴传统工艺非现代设计莫属。“心手合一”的传统工艺融意匠与制作为一体,对应标准化机器生产的现代设计则将绘图与制造、创意与生产分离。

  设计师或许更了解当代生活需求,或许不乏灵感和创意,但假如他们不深入了解工艺、材料和文化特性,便无法为传统工艺做出贴切的设计。再者,如果不能把控好制造环节,再好的设计做出来也是垃圾。现实中的“现代设计+中国传统元素”多半沦为“抄来的西方设计+中国元素”,既无创意,也没有品质,卖着品牌店的价格,看着不过是劣质的小商品。

  以传统文化精髓做支持,以工匠精神做制造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意识到制造环节的重要性,并开始有意识地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让手工劳动者为他们的设计代工。然而,这并不是传统工艺的复兴,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