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市场政策

别人都在“减负”,他却说要做“重资产”?

时间:2021-01-13 08:19:30来源:科印网作者:申琳

  众所周知,国家将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战略大方向。2017年,《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到“到2020年要让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这表明了国家对建设文化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再纵观近两年,文创政策、文创跨界、文创学术、文创产业链不断发展,艺术品复制领域迎着良好的政治环境顺势而上,同时在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消费升级、全民文化意识的提升,艺术衍生品俨然成为消费类产品,走“近”大众生活。

 

  然而,2020年全球疫情肆虐,宏观经济态势面对多重压力,艺术品复制领域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和影响,这使得重资本运营的艺术品复制加工企业更是雪上加霜

  01

  国内艺术品复制加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外艺术品复制以及衍生品市场相对成熟,有完整的产业链、产业生态支撑。

 

  从需求端看,经济的发展、人员素质的提升,让消费主体对衍生品、对艺术的理解是有基础的。此外,国外制度与我国不同,比如美国,对企业征税较高,那么以企业投资方式对艺术品或者复制品、衍生品进行消费,就演变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反观我国艺术品复制加工存在的主要问题,文创产品没有产业支撑、没有放量,价格就高,艺术就不能沉下来,衍生品消费端也升不上去,所以两头割裂。

  02

  当前产业环境下新思路:重资产、轻运营

  聚焦艺术家、艺术机构刚性市场

  艺术品复制在艺术圈层是刚需。每个艺术家都有小批量复制的需求,数量不多,有的甚至是个位数;每个艺术机构也都有艺术版权运营业务,开发制作艺术衍生品的需求,这部分目前量也不大,但需求是存在的。

  笔者最近采访几家中等规模的艺术品加工复制企业发现,上述两种需求的订单相对饱满,能让一家中等规模的艺术品加工复制企业每天从早9点干到夜里10点。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两类订单虽然量小,但价格不敏感。聚焦好这类艺术家和艺术机构的刚性小圈子,虽不能规模量产,但利润可观。

  在疫情当下,对于中小型加工企业来说,综合核算整体效益,其利润沉淀比规模生产所创造的营收更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