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芒种前后十天,是鹿鸣纸原料采集的最佳时间,已是82岁高龄的宋汉校清楚地记得这个时间节点。 在机器遍及生活每一处的年代,这项鲜有人知,流传数千年历史的古老造纸术在绍兴地区也已几近失传。 在第12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期间,我们在浙江省柯桥区平水镇宋家店村村委,通过图片、模型、实物见到了鹿鸣纸的制作流程,这一切都源于一位耄耋老人的坚持与传承。 流传千年的“鹿鸣”传说 鹿鸣纸,呈米黄色,质地薄而轻,松软、细腻,是做褶扇的原料,也是习字学画的理想用纸,又是东南亚各国做锡箔、抄写佛经的必需用纸。早在建国之前,绍兴鹿鸣纸就曾大量出口东南亚地区。 鹿鸣纸在绍兴相传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最初的造纸人,由于劳动强度大,又得不到温饱,常常在石臼旁和烘室内昏死过去。每当这个时候,高山上的梅花鹿总是流着眼泪,呦呦长鸣,来唤醒因劳累过度而昏迷过去的造纸人,鹿鸣纸因此得名。 传说,书法家王羲之到会稽后,发现了鹿鸣纸,高兴得手舞足蹈,不仅自己常用,还一次买下9万张,送给他的好友谢安。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离这种纸越来越远,这项老技艺也几近失传,原先的作坊已不复存在,制作工具也留存不多,土法造纸术逐渐隐没在历史长河中。 如今在绍兴,只有几位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还能依稀回忆起来,宋汉校正是其中之一。 耄耋老人复原古老造纸术 宋汉校生于1935年,读过5年书,务过农、做过挑夫,与人合办过塑料厂。退休后,这个在家人眼里爱折腾的老头和鹿鸣纸“较上了劲”。 宋汉校30多岁时参加过鹿鸣纸的制作,那会儿他是一个舂竹工,负责将放入脚踏碓石臼内的竹个舂成糊状。 “舂竹的时候,要左手握住护杆,右手拿拨杆,单脚不停地踩碓板,只要一会儿,就热得打赤膊、只穿一条短裤。” 回忆起年轻时的经历,宋老称毕生难忘。 在他的印象里,制作鹿鸣纸的原料极为考究,必须是芒种前后10天割下的嫩竹。制造工艺也非常复杂,细分有120多个步骤,除去原料采办,简单归类,也可分为段、浆、煮、佑、榨、磉、操、烧、烘9道程序。 为了让鹿鸣纸“复活”,从而得以传承,宋汉校要在有生之年还原鹿鸣纸的每一道制作程序,并制成模型。 然而,如何还原原料采集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去年6月农历芒种前后,已是耄耋之年的他干了一件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