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市场政策

绍兴鹿鸣纸传承人宋汉校:留住古老造纸技艺

时间:2017-06-29 08:44:06来源:《杭州日报》
  他找来6个曾从事砟竹、段削、刨竹、操纸工作的老伙伴一起深入宋家店村陈家邬山,在老宋的指挥下,老伙伴们在竹山上完整演绎了找竹、挑竹、砟竹、放竹、拉竹、削竹、断竹、刨竹、劈竹、敲竹等全部工序。

  曾经的刨竹工宋杏仁也已年逾八旬,如今再刨起竹青来也毫不含糊,“他53年前就开始刨竹青了。”宋汉校说,毛竹经他刨去竹青后,表面光滑,形状匀称,刨下的亮篾如被削皮一般,仅薄薄的一片。

  刨去竹青后的竹筒随即劈成两片,最后再由敲竹工用铁榔头将竹筒片敲到裂开为止,捆起晒干的竹筒片就叫白竹,白竹经过日晒雨淋后会被背到池塘里浸半个月待用……每一道工序,宋汉校都找专业的摄影师细致地拍了下来。

  与时间“赛跑”留住历史

  时间倒退数十年,在绍兴平水日铸岭内,板榜、溪上、安基、陈家岙、宋家店等村能生产鹿鸣纸的作坊多达几十家。在当时,山区农村茶叶是第一经济来源,第二就要算这鹿鸣纸了。

  “现在村里能做鹿鸣纸的只有我这样的老头子了,年纪也都很大了,如果我们不把它留下来,这项技艺很快就会消失。”不过遗憾的是,宋汉校说,因场地受限、环境不允许和缺乏硬件设施,如今他们已无法还原鹿鸣纸制作的全过程。

  宋汉校和他的几位老伙计重新演绎的仅仅是鹿鸣纸制作的第一步,鹿鸣纸制作经原料采办后,还需段、浆、煮、佑、榨、磉、操、烧、烘这9道工序,宋汉校已托付给村里的另一位老人,请他用连环画的形式画出来,留给年轻人看。

  “虽然在浙江富阳等地,鹿鸣纸现在可以用半手工半机械化制作了,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鹿鸣纸的传统手工不能丢了。”宋汉校说,未来他会把所有拍摄成的照片,

  图文并茂地制作成册,以期流存于世。

  2016年,在重现了原料采办之后,他还开始制作造纸设备的模型,每天他都乘坐第一班从平水镇到宋家店村的公交车,沿途寻找造过鹿鸣纸的老手艺人、见过土设备的老木匠,一起合计着画图纸,找材料,制作后又反复修改。

  历时数月,奔走各地,如今,我们在绍兴柯桥宋家店村展览室见到的鹿鸣纸制作的全套设备和流程,是这位老人赠与年轻人最好的“岁月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