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市场政策

这些贯通古今、"操作"逆天的印刷文创,我可以看一整天!

时间:2019-09-03 07:57:57来源:印业独家作者:樊凡
  01 演奏多样性 致统一标准难

  展览现场,一架古琴放置在房间中央,观众根据荧幕上的琴谱点击古琴上的减字谱提示,可以弹奏一曲《沧海一声笑》。

  以曲谱的第一个字为例,代表的意思是“散音挑七弦”。上面的“艹”是“散”起笔的部首,代表“仅仅用右手弹拨琴弦”;“乚”是“挑”的一个笔画,代表古琴的一种弹奏指法;中间的“七”指“七弦”,这个字代表的音就是“散音的七弦”。

  上海印刷研究所副所长胡丹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古琴音乐艺术主要由古琴、琴家、乐谱3个关键环节组成,也是古琴艺术保护的3个重点环节。

  而随着许多琴家的逝世,古琴音乐演奏的版本和古琴乐谱的打谱,成为古琴音乐保护的难点。打谱是古琴家按照减字谱把琴曲弹出的过程。打谱的困难与演奏版本的多样性,造成了古琴减字谱的出版无法统一标准。

  “市面上相关古琴的出版物五花八门,有的是古籍影印,有的是作者手写,有的是刻板体,有的是楷体,甚至出现一本书每一曲的乐谱字体都不同的现象,这无疑对传播古琴文化产生了巨大的阻力。”胡丹说。

  为了进一步传承发扬古琴文化,使古琴谱能适应现代化的电脑排版、印刷和数字媒体,相关专家、民间爱好者等对减字谱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距离专业出版印刷质量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如何把字体进行规范、统一助推古琴文化的传播?上海音乐出版社找到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希望可以联手为古琴减字谱创制一套楷体字体,把减字谱变成规范的古琴字库,方便古琴曲创作人员使用。

  02 数字技术 推动古琴文化传播

  2012年,上海印刷研究所与上海音乐出版社合作,在上海市科委的“‘古琴减字谱’富媒体数字化应用平台”的项目中针对古琴文化保护中打谱难的问题,合作开发“古琴减字谱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力求打造精品字库,以方便实用的数字技术推动古琴减字谱的数字化进程。

  目前,双方正在对该产品的应用进行更进一步的丰富与完善。据胡丹介绍,目前古琴爱好者已经可以利用减字谱的数字化产品,通过互联网学习相关古琴指法。

  胡丹介绍说,在古琴减字谱字体开发前,需要先对减字谱进行分析,将每个字的构件进行拆分,按照右手指法、左手指法、弦位、徽位等古琴指法对构件进行分析,然后作笔形设计,定好规范,并建立构件库,再用组合法进行减字谱字形制作,然后生成实用曲线字库。

  减字谱字库建成后,还需要建立一套输入的方法方能使用。

  为此,研究人员采用了将3种不同的编码融合在一起的方法,实现了统一平台上即打即现的功能,并能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上的所有应用程序。

  该套输入法不仅能应用到数字打谱、古琴书籍出版,还能应用到相关数字化产品等领域。“操作者按UNICODE编码将字形转换成TrueType字库,可用于Windows操作系统。”胡丹告诉记者。

  目前,古琴楷体字库极大地促进了古琴文化的传播,并开始在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古琴书籍中使用,出版社的编辑和作者对基于指法读音的输入方式很容易掌握,双方甚至可以在QQ交流过程中自由输入减字谱字形,使得沟通变得更为方便快捷。

  在书籍的排制过程中,排版工厂大量使用古琴五笔编码输入方式,使得古琴减字谱的文字录入同样轻松快捷。

  “但在实际打谱过程中还是有缺字的现象产生,双方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增加字形。”胡丹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