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市场政策

70年见证者②|郑德琛、谢普南、魏志刚、吴英禄……他们为印刷高等教育奠基

时间:2019-11-02 11:10:24来源:印业独家
  万丈高楼平地起

  1986年,吴英禄和周兴华初来学校的时候,学校办学条件简陋,仅有4个系,教工320余人,学生390人。教工和学生挤在两栋宿舍楼中,校园内大部分都是空地,从校门到宿舍楼之间仅有一条土路,校园里到处都是沙土和杂草,起风沙尘飞,遇雨满路泥。虽然和租房办学时的条件相比已有较大改观,但条件仍然非常艰苦。

  摆在面前的紧迫任务是盖房子、组队伍、建实验实习基地等硬件设施,而经费常常成为“卡脖子”的大事,让负责基建的同志们焦急奔波。每每想起那段日子,吴英禄虽觉艰苦,但更多的是感动,感动于大家的精诚团结,感动于大家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辛勤和汗水终有回报。1996年,学校超额完成原定基建任务,校园内竣工面积9.3万平方米,教工生活区1.8万平方米,教学生活场所配套齐全,实验设施和实习条件不断改善,一砖一瓦都印记着那一代北印人为学校基建事业作出的贡献。

  软硬件两手抓

  据吴英禄回忆,当时学校127名教师里仅有教授1人,副教授及相应职称6人,讲师43人,这远远不能适应原计划2000名学生规模的需要。学校党政下定决心,在发展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狠抓教学队伍的培育和水平提高。

  吴英禄高度重视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通过表彰先进,营造教师积极进取的浓厚氛围。一方面发挥老教师在思想和业务上的带头作用,组织教师听课及研讨,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提高业务水平。

  学校在组建一支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力量外,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专家作为兼职教授。为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各系部开展了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学校选派教师赴德、美、日、英、俄等国进修或做访问学者等,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还以评定职称为杠杆,创造性地设立了校聘职称制度,支持教师编写教材著书立说、积极参加科研工作。一批青年教师崭露头角,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骨干和生力军,学校也初步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结构日趋合理。

  丰富完善专业建设

  在吴英禄等学校领导看来,定位是办好学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1987年年初,学校举办了定位研讨会,提出学校要面向行业,多层次、多形式办学,培养印刷行业高水平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并根据这个定位思路逐步拓展专业设置和办学形式。同时,特别强调要保证质量,提出坚持质量第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学指导思想。由于在各个环节上都坚持了质量第一的原则,学校的函授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在老师们的调研论证下,开办了包装印刷工程和装潢设计专业。其中,装潢设计专业属国内首创,将传统的美术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教育形势的变化,学校定位进一步调整为面向印刷出版兼及相关行业,把印刷学院建成培养印刷出版行业高水平人才的基地、印刷出版行业科研开发基地和干部培训基地。经过专业改造,尝试将传统学科相交叉,使传统印刷技术与计算机发展相结合,并紧跟新技术发展调整增设大专专业,学校由1986年的4个专业发展到1996年的16个专业,由单一的工科院校,发展为以工为主和文、艺、管相配套的综合性专业体系。就这样,北京印刷学院的专业建设呈现工文并举、多元发展的格局,人才培养相应表现多层次、多面向的趋势。除此以外,还为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争取开办硕士点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作者:张钰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