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市场政策

3点,揭开“AR+图书”成为伪命题的真相!

时间:2022-01-26 08:40:54来源:科印网作者:孙文凯
  建模能力需加强

  APP研发过于分散

  建模能力分为两个部分,其一,3D建模,以恐龙为例,不仅要了解其生物体貌特征、相关比例(就笔者了解,这类数据并未形成常见数据库,很多企业只能自行摸索),更要在恐龙行走、奔跑、进食等动作中,展现出细节变化,更需要技术含量。值得一提的是,有些3D元素是可以从电影或CAD制造文件中获取,但若转换成能够在手机端使用的大小、比例,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于出版单位而言,建模的复杂程度也与成本相关。

  其二,因技术局限,目前绝大多数AR图书都需要客户下载相应的APP,甚至不少网友称“自己陷入了买一本书就下载一个APP的循环中”,导致网络上宣传的“触手可得”是个伪命题。我们也知道,下载、注册、学习使用过程……这其中的每一步都在流失消费者,也致使很多出版单位,不仅要对AR图书的内容进行研发,也要对APP进行开发,甚至同一出版社的不同图书类别也有不同的APP,于消费者和出版单位而言,都更为复杂。

  不过笔者前不久听闻,人民教育出版社通过与腾讯QQ-AR平台(手机QQ在全国有着近6亿的活跃用户,普及度非常高)合作,测试结果显示QQ-AR平台运行稳定、识别率高,不会在大量使用时发生软件崩溃等故障。

  在此,笔者倡导,市面上有志于AR推广的技术商可考虑推出AR平台,以解决当下APP研发过于分散,缓解出版单位既要负责内容又要负责APP呈现的压力。同时,技术门槛的降低,也会使AR图书制作更加便捷,笔者也期待有一天,更多读者能够像DIY照片书一样,自己在网页或APP端口进行定制。

  AR图书定价的本质是

  更优商业模式的探索

  如前所述,建模数据库、APP呈现平台等诸多问题,推高了AR图书的研发制作成本,笔者了解到目前一本普通的AR图书(以童书为主、京东/当当等销售平台数据为准,AR特效并不多)售价都在50元以上,口碑相对不错的AR系列图书或AR卡片售价高达三四百元不等,这样的价位明显高于普通的儿童书籍。

  难回本

  而同质化的题材,跟风式地出书,特效体验普遍较差,又让出版单位在销售上备受压力,多数出版社坦言“即便在这样的定价之下,仍然难回本”,笔者认为,这不仅是AR图书本身的制作问题,更是商业模式的探索问题。

  众所周知,全球各大主题游乐园都在积极将AR/VR技术融入乐园中,打造沉浸式体验,以增加感官享受,消费者趋之若鹜,但就图书而言,很难有这样的制作团队、制作成本,所以,要想取胜,就要回归图书的本质,毕竟这才是大部分购书者的初衷,出版单位应在内容上再多加钻研,利用AR技术融合多学科知识,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第九版医学人卫教材《人卫图书增值for iPhone》备受追捧,我们应利用AR在视频、音频、三维效果等诸多优势,打造出多学科交叉的、更优质的内容出来,或许才是突破进阶的切入点。

  利用AR在视频、音频、三维效果等诸多优势,打造出多学科交叉的、更优质的内容

  当然,除此之外,AR图书所衍生出的模型版权(维权)问题,以及与其息息相关的网速、网费问题,对消费者的教育铺垫,都在困扰着出版单位,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能够真正地、轻而易举地实现“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