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墨量控制正常,并且其他印刷工艺条件,包括印刷压力、油墨流动性、水墨平衡控制等也正常的情况下,网点扩大值仍偏离标准要求较大,则需要对印前RIP进行反补偿设置。我们开发的印刷质量分析工具能够根据选定的某种标准对网点扩大的要求值、当前已有的反补偿设置值和当前实际测量的网点扩大值,计算出所需要的反补偿值,如图3所示。根据计算出的反补偿值,可以方便地利用CTP配套的RIP软件将网点扩大调整到符合标准要求。
合理地运用上述功能,印刷企业可以快速方便地实现彩色印刷的标准化。对于比较规范的印刷企业而言,其印刷材料和工艺条件相对比较稳定,甚至可以不需要对每一活件都进行检测控制,而是定期对印刷生产过程进行检测控制,其印刷生产就能较好地达到印刷标准化的要求。一旦一家印刷企业的生产过程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同一份电子文件、不同次印刷的结果就可以做到高度一致,但如果样张是没有遵循印刷标准化要求的其他印刷企业印刷的,那么这家印刷企业可能仍然无法对客户提供的样张进行追色。 尽管我公司实现了印刷标准化,出现无法追色时可以推定是客户提供的样张颜色不符合标准要求,但为了避免上机印刷后才发现无法追色的问题,造成较大的生产浪费,我们在接单时会应用屏幕软打样对客户提供的样张进行评估,从源头上把控客户提供的样张质量。 屏幕软打样的应用 屏幕软打样就是在屏幕上模拟印刷颜色的打样方法,能显著节省生产成本和时间。其从一开始出现就对印刷企业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但能够真正做好屏幕软打样并将其应用于颜色校对的印刷企业数量却不多。究其原因,是因为现有的基于开放式色彩管理技术的屏幕软打样,对显示器的硬件及观察环境的要求过于苛刻,大多数印刷企业的生产条件很难满足如此高的要求,从而使得屏幕显示颜色和印刷颜色的差异过大。为此,我们自主开发了一种高精度的屏幕软打样新技术,根据环境光的光谱特征、屏幕特性及印张的光谱特征,对印刷特性文件进行精准修正,实现所在检测环境光条件下,屏幕显示颜色和印刷颜色的高精度匹配。 当印刷生产过程实现标准化后,先将数码打样工艺按照同一标准校准后,再根据校准后的数码打样测试图,利用我们开发的屏幕软打样新技术,将屏幕软打样工艺校准到标准要求。这样,一份电子文件在屏幕上显示的结果、数码打样结果和印刷结果三者之间就能够实现高度一致,并且结果都符合ISO标准。当我们从客户手里接单后,首先将客户提供的电子文件在校准后的显示器上打开,并和客户提供的其他印刷企业生产的样张进行颜色比对,如果发现颜色偏差较大,就及时向客户反馈沟通,确定无法追色时的解决方案,避免后续的生产浪费和质量纠纷。 为解决印刷追色难题,我们通过与高校合作,进行技术创新,研发的印刷质量分析工具使本企业的印刷标准化能高效率地执行;同时,屏幕软打样技术的应用不仅减少了打样成本,而且能方便地把控住样张规范第一道关,改变被动追色这一难题。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