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技术创新解决彩色印刷追色难题

时间:2016-03-29 14:44:54来源:科印网作者:叶仲贤
 这种印刷标准化控制过于复杂,执行起来难度太大。只有将现有的方法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结合,采用简单易用、可操作性强、印刷工人乐于接受的技术,印刷标准化才能真正在生产中得到贯彻执行,进而转化为生产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所在公司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开发了一套印刷质量分析工具,包括印刷质量分析与控制软件、扫描式测量装置及相应的数字控制条,使印刷标准化所需要的测量、分析和控制变得简单易用,并使印刷标准化不再停留在理念上,而是可以在生产过程中被贯彻执行。

  印刷质量分析工具的应用

  我公司自主研发的印刷质量分析工具是为了满足印刷标准化的要求,同时结合生产实际状况,使检测操作尽可能简单,并尽可能地降低分析以及转换为调节信息所需要的技术要求。

  1.快速扫描检测

  目前对印刷特征参数的检测,通常采取单点检测方式对测控条上的色块进行测量。为了获得相对完整的信息,所需检测的色块多达十几块,并且检测完每一色块都需要记录数据。这一过程相当费时,在日常繁忙的生产过程中,印刷工人做这样的测量相当不方便。

  我们开发的印刷质量分析工具以扫描的方式进行测量,能够在10~20秒的时间内完成一条对开幅面、约100个色块的测控条的逐一测量,不仅所获得的信息更为完整丰富,而且测量效率可大幅度提高。

  2.确定最佳墨量

  实现印刷标准化所需控制的三项主要指标中,首先需要使青、品红、黄、黑4种基本色的实地密度符合标准要求,在此基础上再讨论网点扩大和叠印色的色度值是否满足标准要求才有意义。

  印刷标准化的生产不仅要求青、品红、黄、黑4种基本色的色度值尽量接近标准色度值要求,而且整个版面的颜色还要尽可能一致。由于印刷机轴向的墨量分布取决于印刷工人的调节,所以需要印刷工人检测轴向不同位置的基本色的色度值和密度(对应于墨量大小),确定密度(墨量大小)调节到什么程度最符合印刷标准化的要求。由于色度值和墨量大小之间并非线性关系,所以什么样的密度才是最佳密度,需要经过计算分析才能得出。这一操作既复杂、对印刷工人的技术要求又很高,很难在实际生产中做到。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