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美国著名广告公司BBDO的老板奥斯邦(Alex F・Osborn)因对其公司员工无法独自想出有效的创意而感到相当挫折,为了帮助客户设计广告行销方案,于是把大家找来一起开会讨论,居然发现集思广益的会议明显地提升了创意的数量和品质。 1948年,奥斯邦出了一本书《你的创意力量(Your Creative Power)》,其中有一章专门介绍如何组织一个团队来发挥创意的力量,并把其公司创意会议的心得整理了出来。 奥斯邦建议集体讨论时,不设定任何限制,即使有人提出超出范围甚至离谱的想法也应该被尊重,先讲求创意的“量”,再从中取得创意的“质”。奥斯邦影响了后来整个西方世界解决创意问题的方法。后来有一位叫琼那・雷勒的作者写的一本书《Imaging(想像力)》中,把奥斯邦提出的这个方法取了一个名字叫做“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 2003年,加州柏克莱大学找来265名志愿者,每5个人为一个小组,53个小组又被分成甲、乙、丙三个大组,分别被要求在3种不同的指导原则下讨论相同的问题“找出改善旧金山交通阻塞的解决方案”。甲组依照奥斯邦的原则:重量不重质,不批评别人的想法,不允许争论。乙组鼓励对不同的想法立刻提出意见,鼓励冲突和辩论。丙组不给任何指导意见。 结果发现,创意方案产量最高的是乙组,甚至比第二名的甲组多提出了20%的创意方案,且参与实验的组员会后还会继续思考相同的问题。经过调查,增加的创意点子数量中,乙组增加了7个,其他两组只增加了3个,结果显示冲突辩论有助于会后的“生产力”。 美国教育从初高中开始就有研讨会形式的讨论,同学们围成一圈,各抒己见,同时鼓励学生辩论。经过50多年教育方式的演变,奥斯邦的方法再增加一些“风暴”,果然发挥出了最好的创意效益。 今天各个产业都在面对移动网络带来的变革,合乎逻辑的“互联网+传统产业”的题材本来就是最好的投资标的。 国内成功的电商大都依循类似的生意模式,即从国外成功的范例,例如搜索引擎、网络商店、社群网站、即时通讯等中,找到师法的对象,然后依葫芦画瓢。如果时机够早的话,就可以找到风投资金在这个有人口红利的市场试水。 |